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由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编撰的戏剧类志书《湖南话剧志》经过四年时间的收集资料、整理、编辑,即将由台湾台兰出版社出版,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一级编剧孙文辉先生任该书主编。此次《湖南话剧志》的出版将为省艺术研究院下一步编写《湖南话剧史》打下坚实的基础。
《湖南话剧志》是全面纪录、描述和解读话剧艺术扎根湖南后(1907—2010年)的发展与兴衰。全书共30万字,戏码和人物图片数百幅。该书的主要内容:
1、综述。概述湖南话剧的起源、发展脉络,重大影响。
2、大事记。以编年的方式纪录湖南话剧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话剧创作。
3、剧目。全面纪录湖南话剧艺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有图片)。
4、演出。纪录在湖南的话剧演出活动和有关话剧的其它活动。同时也纪录舞台美术、演出场所等具体内容。
5、演出团体。各个历史时期在湖南进行话剧创作和演出的艺术团体(包括专业和业余团体)。
6、剧作家。以小传的形式记录湖南话剧作家。(有图片)
7、艺术家、活动家。以小传的形式记录湖南话剧表演艺术家、导演、话剧活动家。(有图片)
8、附录。历史文献,话剧评论,话剧专著介绍,其它。
湖南是较早有话剧演出的省份之一,湖南话剧演出历史可以追溯到欧阳予倩在湖南的文明戏演出活动。欧阳予倩创立的“文社”的演出活动,在湖南迅速地传播了话剧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在随后到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湖南话剧艺术蓬勃开展。同时,也出现了最早的中国工人话剧剧作家庞人铨和他杰出的话剧作品。抗日战争时期,湖南成为相持阶段的主要战场,全国话剧精英云集湖南。湖南的救亡演出组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各演出组织为了同一个目的,宣传救亡的同时,也将话剧这一艺术形式播撒在三湘大地的每个角落。湖南各地的县志上都不乏话剧演出的记载。1949年后,抗战演剧六队(原抗敌演剧八队)落藉长沙,湖南有了本省职业的话剧演出团体——湖南话剧团。正因为职业院团的出现,湖南才真正涌现出留得住的作品,已经在该区域甚至全国有份量的剧作家、表演艺术家。后因各种政治运动,不少话剧人身陷囹圄,从此销声匿迹。在专业话剧发展的同时,民间业余话剧团及高校剧社不断兴起,高校艺术节、大学生戏剧节、校园戏剧节的举办,也使湖南的话剧活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
百余年的湖南话剧演出史,因各种原因一直缺少关注,第一手资料伴随剧作家、演员、组织者的辞世而逐渐遗失。而这一切与其它各门类艺术一样,都是湖南人民在相当时间段内的精神食粮。
据悉,省艺术研究院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湖南话剧史》的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