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新书发布会现场
国家一级编剧孙文辉等谈体会
新书《湘剧志》
新书《剧高腔分类研究》
新书《以心对话—陈健秋文论选》
6月25日上午,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举行了《湘剧志》、《湘剧高腔分类研究》、《以心对话—陈健秋文论选》3本湘剧理论著作新书发布会。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的精神,为进一步落实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要求,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举全院之力,编撰出版了《湘剧志》、《湘剧高腔分类研究》、《以心对话—陈健秋文论选》3本湘剧理论著作。
在发布会上,院长魏俭介绍说,为编好这3本书,全体编纂人员以对舞台艺术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查阅了大量文史资料,进行了上千次的校审,吸收了单位年青大学生参与编纂,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了新的文艺理论人才。新书的出版发行,既是对舞台艺术研究成果的检阅与展示,又为舞台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和专家零距离交流的机会,对进一步改进学风、改进工作作风,激励人们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加新书发布会的专家、学者和会议代表纷纷发表感言和感想。厅艺术处副处长倪文华表示,新书出版发行,有三个方面意义,即有学术意义、有史料价值意义、有积极的启示意义。省湘剧传承保护中心书记张克浪说,看湘剧的人少,写湘剧方面书的人更少,新书出版发行,为湘剧传承与发展在理论上作出了贡献。省演艺集团副总经理、省话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剑锋感言,新书出版发行,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活动的成果之一,表明文化行政部门既抓舞台艺术的创排,又高度重视舞台艺术的理论研究和总结,使文艺作品既有“高原”,又有“高峰”。国家一级编剧孙文辉认为,研究院不研究,就无立身之本。编纂这些书,是为了帮助更多的文艺工作者掌握湘剧的理论和表演技巧,为更多的湘剧爱好者引路前行。
会议由副院长王林主持,省文化厅艺术处、宣传信息中心,省艺术研究院全体班子成员、省剧协、湘剧部分院团、省话剧院团负责人和知名湘剧艺人、湘剧戏曲专家学者、湘剧票友会、省市图书馆代表参加了发布会。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简称“省艺研院”)是全省唯一的省级综合艺术类科研机构,前身为1951年8月成立的湖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后相继更名为湖南省戏曲研究所(湖南省戏曲工作室)、湖南省戏剧研究所(湖南省戏剧工作室)、湖南省艺术研究所、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省艺研院多次获得文化部的表彰与奖励,承担着国家级、部(省)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其中《中国戏曲志·湖南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在全国率先完成,开全国艺术类志书编撰之先河;目连戏、傩戏课题成为全国艺术科研重点课题。省艺研院参与了全省重点剧目的研讨、指导及创作,介入的精品力作近百个。其中,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2个,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剧(节)目10多个,获“文华大奖”剧(节)目3个,获“文华新剧目奖”剧(节)目15个。
《湘剧志》(修订)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湘剧志》的修订。2015年5月该书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湘剧志》(修订)是由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魏俭院长主编,老一辈著作家范正明先生担任顾问。本志书继承了1992年版《湘剧志》的编纂精神与成果,记录了包括自湘剧诞生以来至2013年底的湘剧大事件、湘剧演出剧目、演出团体、人物、表演、音乐、美术、演出、著述,并附录部分湘剧历史文献。
《湘剧高腔分类研究》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编著《湘剧高腔分类研究》现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是艺术研究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挂牌后的第一个完成出版发行的著作。
《湘剧高腔分类研究》是由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魏俭院长主编,从事湘剧音乐工作70多年的黎建明先生著书。本书是黎老一生从艺之心得,是他总结数十年艺术实践精华最为得心应手之作。书中收录了湘剧高腔资料详实可靠,相关分类有理有据,清晰、准确、谱例丰富,分析精当,有较高的资料价值。黎老对湘剧高腔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如高腔曲牌的“腔句”结构问题和分类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提出独到的见解,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在戏曲剧种音乐的研究上,该成果具有典型意义和重要的学术价值。我们将这一著作付梓并慎重向业内人士及广大文艺界同仁推崇,既是对黎老为湘剧事业奉献一生的执着而感动,同时也认为该著作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更是为更好地保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湘剧艺术的承前启后留下一份珍贵的财富。
《以心对话—陈健秋文论选》
作为湖湘舞台艺术研究丛书之一,由魏俭主编的《以心对话——陈健秋文论选》整理收录的是我省著名剧作家陈健秋先生生前所写的论文和评论文章。陈健秋先生是我省著名的剧作家,书中所收录的文章包括了他生前发表的评论文稿、手稿、电脑存稿及个别以他人名义撰写的文稿等。这本集子原在十余年前就曾计划出版,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真正进行整理和编辑,是近一年的事情。《陈健秋文论选》的编辑工作就是由湖南文化艺术档案馆(筹)具体实施完成的。
陈健秋先生是我省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湘剧《马陵道》、话剧《水下村庄》、《枫树湾》、昆剧《偶人记》、京剧《宰相刘罗锅》等,他的创作经历了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这些文稿既可以让读者深入了解陈健秋先生戏剧创作的动机和背景、理解他作品的人物和行动,以及作品未能表达清晰的内涵与寓意。另一方面也让读者从一个文艺创作者的心路历程中去了解时代发展的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