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联系艺术研究院 0731-89826678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科研> 动态信息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日期:2025-04-29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在湖南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之际,用书画艺术生动呈现湘菜文化,传播湘菜文化,讲好湘菜… [查看详情]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28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华夏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的委托,对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 [查看详情]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24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10 二、项目名称: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 [查看详情]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18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 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SC-2025ZC-001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艺术研… [查看详情]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18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 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对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发… [查看详情]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湖南花鼓戏唱腔与民族声乐交流互鉴创新发展”主题征文活动的公告 日期:2025-04-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湖湘文化传承和发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举办… [查看详情]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3-25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 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07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 [查看详情]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日期:2025-03-21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链接)已于3月20日发布,项目申报期为2025年4月15日… [查看详情]
变“闭门研究”为“走出去服务”——湖南积极开拓艺术研究新路径
时间:2019/10/30 18:51:39 来源:本站原创 4611

 12月底,由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重新修订的《湘剧志》、《湘剧高腔分类研究》、《湖南话剧志》等完成撰写、编校、设计,交印刷厂付梓印行。该院院长魏俭向记者介绍,这是他们两年多来,改“闭门研究舞台艺术”为“走出去服务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果的一部分。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艺术类)传承现状考察与研究》课题小组在岳阳市巴陵戏传承研究院考察巴陵戏的传承情况。  陈佳琪 摄

    

    在日前召开的“湖南省艺术研究工作会”上,湖南省文化厅副厅长鄢福初肯定了该院艺术研究工作的新路子,“对新形势下的艺术研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邹健认为,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为大艺术领域服务的转变”,将对全省艺术研究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980年,湖南戏曲研究所改为戏剧研究所,2003年改为艺术研究所,2012年改为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在省文化厅直接领导和支持下,该院领导班子成员更新观念,带领全院专家、研究人员开拓思路,实行开放式、走出去的方法,使艺术研究工作得到全面崭新发展。魏俭介绍,近两年来,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先后成立了院学术委员会、舞台艺术创作服务中心、文化艺术档案馆(筹)、非遗保护研究基地等多个新的研究机构,通过每周的院长办公会和院务工作会,进行民主决策和分工负责,全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艺术研究工作得到多点突破。

    魏俭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由所改院后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对全省编剧、导演人才现状摸底,召开首次“全省剧作家代表座谈会”,60多名剧作家相聚一堂,交流创作经验;举办首次“全省院团剧本交易会”,为剧作家和院团牵线搭桥,16个剧本当场签订意向,5个大戏剧本、6个小戏剧本随后相继签约;首次走出湖南,与全国著名高校开展剧本创作研讨,如湘剧《谭嗣同》;首次对全省非遗项目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初步完成《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集》的编纂,并通过了省文化厅非遗处和省非遗中心进行的3次书稿审定;完成了反映湖南省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省级非遗项目319项,传承人221人状况的首部《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片》;启动了《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艺术类)传承现状考察与研究》课题,调查对象涉及全省19个地方戏曲剧种、10个本土曲艺项目的保护主体及相关单位;已被评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和其他各类传承人,并逐一填写问卷表格,写出调查实录、考察分析报告。首次形成《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台艺术类)传承现状考察与研究》的综合报告,即将出版发行;首次根据院团演员实际情况,联络剧作家量身定制剧本《辛追》;还首次启动了全省艺术档案征集管理工作,起草了相关《条例》,黎建明、王永光等老一辈艺术家慷慨捐赠了他们的艺术资料。

    据了解,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完成续修《湘剧志》,对于2013年启动的《湖南地方戏曲志》续修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湘剧是湖南省的大戏剧种,有着600多年悠久历史。其中衡阳湘剧和长沙湘剧分别列入第一批省级、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湖南文化的组成部分,湘剧十分具有代表性,历史源远流长、艺术根底深厚、流传面广、剧目经典、名人辈出,在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湘剧需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与之相关的历史和资料也应得到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记录。1992年出版的《湖南地方剧种志》之中,湘剧与祁剧、辰河戏、长沙花鼓戏等19个湖南地方剧种合编为丛书,没有单独成书。其剧目资料以及演出情况等内容以1986年为时间节点,距今已有28年的时间。在这28年内,湘剧又诞生了诸多优秀剧目、人物等,这些内容都需要补充进来。

    另外,根据不同的旋律,在众多高腔剧目、曲牌的基础上对高腔音乐归纳和分类研究,这种研究方法重视戏曲音乐规律的理论探讨,是对剧目创作中高腔曲目经验的总结。即将出版的《湘剧高腔分类研究》将现存繁杂的湘剧高腔曲调、几百个曲牌进行分类,对其音乐素材、旋律方法、曲体结构、特性音调、特定节奏、语言声韵调式特征等进行分析,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归纳出五大类:1.黄莺儿。2.四朝元。3.山坡羊。4.汉腔。5.集曲。对这五大类的音乐形象的共性和个性进行阐述。对丰富繁杂的湘剧高腔进行挖掘、整理,对高腔音乐分类研究,其意义重大不言而喻。

    有专家认为,过去的艺术研究工作只是为了适应当时的艺术形势,精力主要集中在戏曲、舞台艺术方面。在当前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艺术研究也应以开放、与时俱进的理念适应新形势,开拓新路子,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以及民间文艺、群众文艺等各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是我们当前艺术研究的最大课题。   (转载于2014年12月31日《中国文化报·湖湘文化周刊》作者 文 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