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非遗调研组赴怀化辰溪
考察调研“茶山号子”纪实报道
2014年6月4日至6日,由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党总支书记王宗铭、省非遗专家孙文辉、省艺术研究院信息部副主任任科组成的省非遗调研组赴湖南省怀化市辰溪县罗子山瑶族乡考察调研“茶山号子”并收集相关资料。
据悉,在辰溪县黄溪口镇与罗子山瑶族乡、苏木溪瑶族乡、上蒲溪瑶族乡和仙人湾瑶族乡一带,居住着蒲、刘、丁、沈、石、陈、梁“七姓瑶”,约3 万余人。数千年来,这里的瑶族同胞在冬季挖茶山时为解除疲劳、振奋精神,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劳动效率而创作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歌谣——茶山号子。茶山号子是山野之歌、劳动者之歌,其气势磅礴,宽广洪亮,集约高亢,旋律奇特,被称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奇葩,并于2008年被成功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6月5日清晨,调研组在县文广新局局长周丹,县非遗中心主任朱永元的陪同下,一行人驾车近两小时,来到距辰溪县城东南79公里俗有“辰溪西藏”之称的罗子山瑶族乡。上午,在此举行了辰溪县第二届茶山号子赛歌会,本次赛歌会由辰溪县文广新局、罗子山瑶族乡党委、政府主办,县文化馆、罗子山瑶族乡文化站承办,黄溪口镇、龙头庵乡、上蒲溪瑶族乡、后塘瑶族乡、仙人湾瑶族乡、苏木溪瑶族乡等乡镇文化站协办。
来自黄溪口片区六乡一镇的40位“茶山号子歌手”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零距离的原生态听觉盛宴。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米庆松、向行刚的精彩表演拉开了大赛的帷幕。赛歌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阵雨不但没有打断歌会的进程,反而增添了一股烟雨朦胧的神秘而远古的色彩。赛歌会中年纪最大的选手,来自龙头庵乡88岁高龄的米贤其,他带来的茶山号子一经亮嗓当即博得了个“满堂彩”。最年轻的茶山号子表演者,是罗子山中学的米芬、米文君分别只有13、15岁,她们用稚嫩的嗓音演唱出的茶山号子别有一番风味,茶山号子后继有人……
下午,调研组与当地的专家组在瑶族乡文化楼举行了座谈、讨论会。会上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米庆松做了传授技艺的检验交流发言,并现场传唱。孙文辉就茶山号子的源流与价值作了学术性发言。他认为怀化茶山号子与邵阳隆回呜哇山歌、娄底新化山歌、益阳安化山歌这些古代瑶族文化区域的山歌一脉相承;也能从临武“闹春鼓”的迎春祭祀中能看到它的渊源。他建议辰溪文化部门注意这一信息,组织跨市区的山歌大赛,提升辰溪茶山号子的知名度。
近年来,辰溪县高度重视茶山号子这一艺术瑰宝的传承保护工作,为此,专门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每位茶山号子民间艺人建立了个人艺术档案,还在罗子山瑶族乡学校开办了培训班,聘请传承人进行集中授课,让茶山号子走进瑶乡课堂。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演唱茶山号子,使茶山号子得到广泛传唱。(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