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百年回望,有多少英雄儿女抛妻弃子浴血长征,有多少仁人志士保家卫国战死沙场,才换来国魂新立,华夏辉煌。汉剧新编小戏《青青马桑树》以独特的视角,把观众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唤醒人们对那段艰苦卓绝岁月的追忆与敬畏。
“马桑树儿搭灯台(哟嗬),写封的书信与(耶)郎带(哟),你一年不来我一(呀)年等(啦),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哟),钥匙的不到锁(耶)不开(哟)……”具有浓郁土家风情的桑植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通过编剧巧妙的架构与剧中故事融为一体,展现出了《青青马桑树》难以抹去的火热情怀。这首歌作为该剧的背景音乐有着超乎寻常的力量,当熟悉的音乐响起,瞬间把观众带入到情境当中,拉近了演员与观众彼此间的距离。演员钟喻红,(向晓英扮演者)、贾建英(戴妈妈扮演者)、刘双陆(钟大明扮演者)表演到位,唱功扎实,看似简单平常的一出小戏,不仅让观众受益,还收获了不少的惊喜。
《青青马桑树》讲述桑植洪家关光荣院院长向晓英照顾红军遗属戴妈妈,无怨无悔、无微不至的故事。戴妈妈原型为贺龙元帅堂弟贺锦斋妻子戴桂香,新婚送夫出征投身革命,孤身一人守寡67年。故事发生时戴妈妈正值耄耋之年,剧中时间段正逢向晓英与戴妈妈十年间相依相偎,心心相印,感情深厚之时。向晓英以照顾老人起居,身体安危为己任,视戴妈妈如亲生母亲,关爱备至,任劳任怨。戴妈妈对向晓英则如亲生女儿,信任有加。如剧中戴妈妈唱词所写,“晓英伴我十年整,相濡以沫情谊深。 她待我如同亲生母,我视她如同己亲生…….”在向晓英眼里戴妈妈是曾经盛开的花朵,虽然岁月流逝,戴妈妈不再年轻,但她依然是夕阳下最美的风景。这种非血缘关系的母女情怀,无怨无悔的坚守在新时代的今天,为年轻人孝养父母树立了榜样,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青马桑树》属典型的正剧风格,正剧不同于喜剧,喜剧可以戏包人来演,而正剧需要人包戏。所谓人包戏,靠的是演员的表演技巧和扎实的基本功,好在编剧——万光华、导演——邹迪哲、作曲——朱葛明等主创团队在该剧的处理上打破了正剧的表演技法和创作手段。舞台调度灵活,音乐创作新颖,舞美虚实明了,给了演员再度创作很大的空间。众所周知,戏剧艺术是舞台艺术,也是表演者的艺术,更是观众的艺术。好的戏剧作品,是需要观众认可的。该剧通过戴妈妈编织花环在马桑树下来告慰已去的亲人,让观众能感受到那段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换言之,通过戴妈妈的讲述,仿佛这是一场过去与当代时空的对话,一次心灵与心灵的相约。其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内心矛盾纠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处理,它不同于其他作品,现场有着生离死别的场景及大起大落的矛盾冲突。《青青马桑树》注重的则是人物内心的塑造,向晓英一边面对瘫痪且犯病的丈夫,一边面对光荣院孤寂的戴妈妈,这种取舍常人是难以理解的……好在编剧勇于回答时代课题,捕捉创新灵感,进而做到让作品“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整场戏下来,就演员表演来讲,不说惟妙惟肖,说得上生动、活泼。尤其是演唱部分,其汉剧传统的弹腔、高腔,通过作曲再度创作使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观众回味悠长。当然,演员表演不是独立存在的,各部门严谨配合,使该剧充分显示出了舞台演出的集体性,现场观众情不自禁的掌声给了该剧最好的评判。创艺维艰,好戏不易。好的作品,不是吹牛瞎侃出来的,需要主创团队的真材实料,通俗地说,需要真功夫,硬本事。该剧故事看似简单,但折射出了强烈的时代精神与革命激情。当然,演员的表演还可以更加细腻,剧本在跌宕起伏中还可以继续深加工处理。从故事的结构来看,前后对称,还可以润色,使其更加丰富饱满。小戏不同于大剧,可以有足够的时间给编导和演员,小戏当一针见血,直入主题。当然,尽管内心深处的戏剧高潮也能使观众产生共鸣,但百分之八十的观众还是喜欢热闹中的戏剧高潮。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向晓英这个人物并非虚构,她在洪家关光荣院乐于奉献,无微不至,关爱老人献孝心的事迹广为人知,令人感动。她把光荣院当着自己的家,吃住都在光荣院,把光荣院的老人当着自己的亲人,勤勤恳恳,体贴周到,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几十年如一日,为老年人端茶送水、嘘寒问暖,为老年人接屎接尿,使生活在光荣院的老年人晚年生活过得幸福愉快。向晓英用实际行动圆了自己的孝女梦。其事迹多次被媒体关注,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省、市、县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杰出青年、孝亲敬老之星,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等,受到诸多光环笼罩的向晓英,没有骄傲,她说:“作为一名光荣院的工作人员,我热爱自己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进取,踏踏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做到“四满”,即:猪满圈、菜满地、情满院、人满意,为桑植县优抚事业和敬老事业的发展再上新的台阶,做出新的贡献。”这种美德与情怀,自然值得大书特写!
县级艺术团体,克服人力、物力、财力等多重困难,将真实题材搬上舞台实属不易。该团团长王家龙由衷地感叹:“我们没有大制作,也搞不起大制作,但在戏剧创作,排练,尤其是参加艺术节上我们是认真的,更何况向晓英的美德与情怀,值得颂扬,值得褒奖,这种成全大我牺牲小我的精神值得推广和学习。《青青马桑树》能得到评委及观众的认可我们倍感欣慰,这是一出耐人寻味,让人受益且有戏可看,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小戏,希望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文/高世逢
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