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由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创编的新杂技剧《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是一部融合了杂技、舞蹈、音乐和视频艺术的舞台剧,该剧制作源起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通过此剧,向观众展示每一个“青春之我”,展现“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的勇敢和智慧。笔者有幸观看了这部剧后,觉得与其说这是一部杂技剧,不如说这是一首诗,一首流动飞扬的青春赞美诗,洋溢着诗的美。
一、诗的表意之美
纵观《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这部剧,没有剧情,没有“故事”,并没有遵循以往的杂技剧的“套路”,以故事情节与杂技技巧的有机融合叙事表意,而是另辟蹊径,通篇运用意识流的手法,注重人物内心独白,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流程建构,使剧的内容和形式交融,手法大胆前卫,颇有后现代主义风格。讲述每一个渺小又伟大的生命个体,努力奔跑,冲破彷徨迷茫,莫要停歇。全剧没有主角,没有主要人物,但每一个人又绝对都是主角。该剧的高明之处在于无固定剧情,跳出了杂技剧必须讲故事的固定思维藩篱,通过意识流的叙事方式,启发观众的想象,让观众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每个人青春经历是不一样的,观众在观剧的沉浸式体验过程中,会根据舞台表演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展开想象,进而解读“青春”是什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青春的解读。
二、诗的形式之美
该剧把新杂技与现当代舞融为一体,在形式上以杂技语言为本体,将传统杂技技巧进行提炼、解构、重组、再创编,形式新颖独特,是杂技艺术的破圈与创新。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杂技拙于叙事,更不善抒情,但是,《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与舞蹈深度融合之后的新杂技,不但可以抒情,而且可以淋漓尽致地表情达意,抒发内心,拓展了杂技的表意空间。传统杂技的柔术、绸吊、空竹、滚环、蹦床、转碟、钻圈、爬杆等技巧,经过改编与舞蹈深度融合之后,现代感强,更具美感,遵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宗,形式新颖,表现了青年人追梦昂扬奋进、拼搏向上的崇高精神力量,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美美与共。
三、诗的画面之美
《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像一首充满青春气息、飞扬流动、时尚前卫的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色彩上大面积使用了后现代简约主义的黑、白、灰三色,道具别出心裁设计成现代风格的几何图形,呈现出一种颇受都市人喜爱的现代主义极简风格。舞台画面风格简洁、简约、干净,黑、白、灰三色的巧妙搭配运用,在某种意义上折射出现代都市钢筋水泥写字楼里的人生况味。这一代人的青春,与前辈有本质的不同。他们的奋斗,不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不是在烈日炎炎的田间地头,更多是在钢筋水泥写字楼里、在繁华喧嚣的都市生活中。由黑、白、灰三色构筑而成的无处不在的都市生活日常,压力和压抑并存,迷茫和奋斗同在,挑战和机遇共生,这一代年轻人,在黑、白、灰的都市天空下努力奔跑,哪怕前路漫漫,也要勇往直前,冲破彷徨迷茫,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青春之光!
新杂技剧《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以青春之我,弘扬青春之精神。该剧的另辟蹊径,创新破圈,推动了中国杂技艺术的发展,传达了崇高的精神力量。
文/符蓉
广西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