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每当看到一出好戏,总会让人思量半日。花鼓戏《豆腐西施》就是这样一出难得的好戏,观后让人觉得“绕梁三日”,回味无穷,乐在心窝。
2022年1月6号亮相于湖南第七届艺术节上的大型花鼓戏《豆腐西施》由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演出,该剧创作团队阵容强大,由一级编剧吴傲君担任编剧,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教授、赵伟明以及一级演员、邵阳花鼓戏传承人李赛俭担任导演,一级作曲李道国、邵阳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专业作曲家李小里担任作曲、配器,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边文彤担任舞美设计,浙江话剧团有限公司一级舞美设计师杨光明担任灯光设计, 优秀青年黄年鸿担任服装设计,一级舞美设计师江霞担任化妆造型设计,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周回生、邢险锋担任艺术指导。张佳媛、杨远坤、唐晓燕、高宝华、周浩等实力派演员担纲主演。
编剧吴傲君先生以邵阳花鼓戏的传统小戏《磨豆腐》为内核进行充实与拓展,精心创编出大型花鼓戏《豆腐西施》,在新编剧目中增加了花子婆、贾秀才、郎中、乞丐、小镇男女居民等众多色彩鲜明的人物,表演场景由豆腐店扩大到梅溪小镇。吴傲君先生在他的文章《小镇旧事<豆腐西施>创作谈》中写道:“小镇人从来不怕困难,尽管缺吃少穿但不缺爱。小镇人勤俭节约,这样舍不得那样舍不得,最舍得施舍善良”(载(《剧本》2021年第3期)。吴傲君先生将小镇人的善良与大爱写进了花鼓戏《豆腐西施》里,传递给广大观众,像晶莹甘甜的雨露浸润到观众的心坎里。讲述该剧了明末清初湘中宝庆府梅溪小镇上发生的故事,善良美丽的豆腐西施(满姑)嫁给卖豆腐的张古董,小两口在镇上开了一间豆腐店,生意风生水起。偏偏花子婆(丐帮主)常来捣乱,与豆腐西施产生了矛盾。但她不计前嫌,在花子婆被恶狗咬伤,气息奄奄之时,亲自吸除毒血救下花子婆一命,从此豆腐西施与丐帮释嫌交好。落第的贾秀才书写“豆腐西施”四字前往豆腐店还债,被张古董误解,羞愤之下回家上吊自杀。恰逄张古董夫妻赶到,豆腐西施善意认贾秀才为爹,将他接到家中一起生活。《豆腐西施》的编剧构思巧妙,结构合理,逻辑清晰,情节紧凑,丝丝入扣。花子婆人物身份隐藏的伏笔尤为深,剧尾花子婆揭开的身份与剧首花子婆责骂张古董的情节既首尾呼应,带给观众惊喜和震撼,原来,花子婆是张古董的后娘。她用心良苦,责骂、为难、羞辱张古董,目的是激励他知耻悔过,自强自立过生活。谜底揭开,合情合理,令观众恍然大悟。
豆腐西施(满姑)的“真、善、美”主要通过四个情节呈现:一是她为花子婆吸出毒血。当她看到花子婆被恶狗咬伤后,在众人都不敢为她吸出毒血甚至连她的徒弟“孩儿们”都嫌脏恶心拒绝为她吸毒血的生死关头,是她不计前嫌,视花子婆的生命如泰山,挺身而出,毅然出手相救,她一口一口地用嘴吸除花子婆伤口的毒血救下花子婆的命,她以崇高的精神和高尚的行动感动了花子婆,赢得了花子婆及众乞丐的认可和赞誉,从此豆腐西施与丐帮释嫌交好;二是她将年老体衰又烂醉如泥于雨中的贾秀才扶进屋中,安顿他上床休息并为他烘烤湿衣裳;三是为救欲轻生的贾秀才,她善意假装是贾秀才失散多年的女儿认下贾秀才为爹,并将他接到家中一起生活;四是无私奉献,豆腐西施将花子婆倾囊传授的豆腐制作配方无偿地告诉乞丐们,引领梅溪小镇的百姓创业发家勤劳致富。
赵伟明、李赛俭两位导演凭借丰富的舞台艺术经验抓住剧本的精髓,将文本搬上舞台,将文字变成了生命,将抽象变成了具体,展现给观众一出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清晰紧凑的精彩好戏。使得磨豆腐、打狗、花子婆捣乱、帮花子婆吸毒血、贾秀才写招牌抵账、误解、认亲、成亲、传授配方等情节环环相连、场场出彩。
《豆腐西施》的音乐很有邵阳花鼓戏的特色,一曲“嘿呀嘿乐嘿!磨豆腐……”的《磨豆腐调》轻松欢快,充满了劳动气息,这种富有浓郁邵阳地域特色的音乐连接各场,贯穿始终,串缀巧妙,衔接流畅。
《豆腐西施》的舞美设计简洁明快,没有奢华的装饰,没有琐碎的道具,只有与剧情及人物相吻合的精简与简约,符合传统戏的创作规律,灯光设计也很有特色,豆腐西施为花子婆一口一口吸出毒血的艺术表现难度相当大,但通过特效灯光的运用,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情境,完美传达了现场救人的情形。豆腐西施为救贾秀才,善意假装是他失散多年的女儿而用印泥点痣时,经验丰富的灯光设计师杨光明再一次运用特色灯光为塑造这一艺术表现发挥了渲染和烘托作用。最精彩的灯光设计亮点要属棒打疯狗的情节。当豆腐西施听到花子婆被疯狗追咬呼喊救命时,她与夫君张古董一起出手相助棒打疯狗。疯狗怎么呈现?舞台上用真狗肯定不现实,用道具狗也不太好操作,笔者正纳闷他们如何完成这个艰难的舞台呈现,只见一小团特殊灯光跳跃在舞台上,豆腐西施和张古董直接追打那一小团跳跃的灯光,简直太惊艳了!就这么简单又形象地打了一通疯狗,灯光可以如此般营造气氛,让人佩服。
《豆腐西施》的服装设计和化妆造型别具一格,独具匠心。加持了女主角豆腐西施(满姑)活泼开朗、乐观积极的舞台艺术形象,既有灵气,又有活力。设计师一反观众心目中固有的“西子捧心”的思维定式,运用简约朴素的服装和化妆造型设计将豆腐西施创造性地设计为开朗活泼的形象,豆腐西施一出场,观众就被其清新脱俗朴实大方充满灵性的可爱形象所吸引。随着剧情的推进,豆腐西施的“真、善、美”逐渐注入观众的心底,像一汪清泉沁入人们心脾。剧中人物花子婆的服装和化妆造型设计一看就知是下了不少功夫,既设计出了花子婆张扬的野性,又表达了其不失内敛的体面,亦谐亦庄,恰到好处。
豆腐西施的饰演者张佳媛对人物角色的理解很透彻,她将豆腐西施的善良、美丽、大方、活泼等形象演绎得出神入化,张佳媛唱念做打功底扎实,身段优美,一动一静浑身都是戏,推磨、捶背按摩、吸出毒血等虚拟表演动作优美,细腻传神。捶背运用了正面捶、侧身捶、反手捶等多种身法,大大增添了艺术表现的美感和感染力,看得出是一位综合素质很高的演员。花子婆的饰演者唐晓燕演技很好,举手投足尽显功力和张力,将敢爱敢恨的花子婆演绎得活灵活现,贾秀才的饰演者高宝华精准把握了人物的心理,表演很到位,唱念做打俱佳,有老戏骨的风范,每一个手眼身法步都很传神,醉酒的状态神形兼备,将一位老秀才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张古董的饰演者杨远坤和郎中的饰演者周浩的表演,同样可圈可点、亮点频出。
该剧以小见大,从小人物的视角反映市井百态,无论是叙事还是抒情,声腔随着唱词走,表演随着情绪走,风趣诙谐、有弛有张,高潮迭起,无不让观众充满欣赏的乐趣。全剧颂扬了人间有真情,大爱亦无疆,心地善良道自宽的美好社会正气,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邵阳市地处湘西南,是个多民族聚居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邵阳花鼓戏作为地方戏曲剧种,是湖南花鼓戏主要流派之一,2008年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舞台语言和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与乡土气息。邵阳花鼓戏在表演艺术中蕴含着当地大量的历史知识和人情世故、行为规范等,具有丰富的社会价值。刘勰曾在《文心雕龙·宗经》中写道:“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也。”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提出:“经典超越了时代和趣味之起伏变化,体现出审美经验的共时性。” 戏曲经典传承并非一成不变,花鼓戏《豆腐西施》作为传统戏《磨豆腐》延伸而出的新创剧目,特色鲜明,表演鲜活,从各个维度再现了邵阳花鼓戏的艺术魅力,也是对传统戏曲的坚守、弘扬和创新。
一脉相承继,扬帆再出发!但愿《豆腐西施》成为广大观众喜爱的“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作品,在湖湘戏曲舞台闪闪发光。
文/何辉英(湖南科技大学)
曾致(湖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