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联系艺术研究院 0731-89826678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科研> 剧目研讨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日期:2025-04-29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在湖南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之际,用书画艺术生动呈现湘菜文化,传播湘菜文化,讲好湘菜… [查看详情]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28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华夏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的委托,对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 [查看详情]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24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10 二、项目名称: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 [查看详情]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18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 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SC-2025ZC-001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艺术研… [查看详情]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18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 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对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发… [查看详情]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湖南花鼓戏唱腔与民族声乐交流互鉴创新发展”主题征文活动的公告 日期:2025-04-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湖湘文化传承和发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举办… [查看详情]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3-25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 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07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 [查看详情]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日期:2025-03-21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链接)已于3月20日发布,项目申报期为2025年4月15日… [查看详情]
话剧《高山之巅》的真情展现与叙事结构
时间:2022/5/26 10:10:11 来源:本站原创 1061

近些年,大多数舞台剧都为红色题材、扶贫题材、好人好事题材,其中不乏大投入、大制作。然,真正让观众喜欢的好戏却并不多。而在湖南省第七届艺术节上带给观众的此类好戏却有好几部。其中,由著名剧作家毛剑峰、刘锷编剧,湖南省话剧院演出的大型话剧《高山之巅》带给我的艺术感染力却非同一般,真有让人眼前一亮,久难忘怀之感。个人认为,它是我这些年来看到这类题材中不可多得的好戏。虽然,在它之后又观看了20多部不同剧种,不同风格的大戏,但只要想起它,仍会在心里激起莫名的躁动,总有一种想说点什么的冲动。都说戏剧创作写好人好事难,写红色题材和扶贫题材更难。要么写得太实,象记流水帐,难从原型中跳出。要么假、大、空,直接抒情喊口号。而《高山之巅》既是红色题材,扶贫题材,亦是好人好事题材,编剧巧妙地将三者有机融合一体,运用娴熟的戏剧技巧,朴实的真情实感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禁不住一次次对业内人大夸这个戏。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仔细分析觉得有如下感悟。

一、结构巧妙

中国戏剧理论始祖李渔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中谈到戏曲结构时提出“立主脑,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贵浅显、审虚实”等七个要素。鄙人认为立主脑尤为重要,它是突出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并以此体现“作者立言之本意”的关键。找准主脑,就是找到灵魂。没有灵魂的剧本,纵使语言再华丽,演员再有功力,也是枉然。而《高山之巅》立意高远,中心突出,其主脑显然是找准了的。戏一开场,一号人物王新法就在一段独白中对自己提出反问:“很多人都问我为什么要到这里来。是啊,我为什么要来呢?”这既是一个大大的悬念,又是这个戏的主脑。接下来的第一场戏,王新法在六塔山上问薛家村的彭书记,薛家村什么样的资源最宝贵时,彭书记不加思索地说是红色资源,革命故事。此时,编剧便巧妙地从红军师长贺锦斋壮烈牺牲,引申到68位红军烈士勇跳剪刀峡牺牲的情景中来。同时,自如地将王新法带到当年的战场上。当他听到红军小战士说,我们是为了让老百姓翻身做主人,过上好日子而战斗的。我是红军,我不怕死!之后而跳下山崖时,王新法深深地向他们敬上一个军礼之后发出感叹:“革命先烈为了让老百姓翻身做主人,过好日子,把鲜血洒在这片土地上。虽然,这里早已解决了老百姓的温饱,但与其它地方比起来,依然是一个贫穷、闭塞、落后的山村。不能让老百姓再苦下去了,等不起了,等不起了。我十七岁当兵入伍,我是你们的晚辈,我要接过你们的枪,完成你们的心愿,把你们没有做完的事,就在这儿,接着做下去!”这一番朴实的话语便为王新法为什么要到薛家村来扶贫,直到献出生命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这番话深深地扎在观众心里,不知道要胜过多少豪言壮语。所以,我说这个戏是有根基的。而且,这条线为这个戏铺就了一条稳稳当当而精彩纷呈的通道。之后,每当他遇到困难与挫折时,红军小战士都会出现,激励他勇往直前。这又为本剧解决矛盾时找到了一片最便当的钥匙。这片钥匙可以开启心锁,增强斗志,特别让人信服。而这样的结构又恰恰符合李渔提到的“脱窠臼,密针线,减头绪、贵浅显、审虚实”。什么叫脱窠臼?即题材内容摆脱陈套,追求新意,重视创意。那么,这个戏是不是在结构上摆脱了陈套,有了新意,有独特的创意呢?我认为它做到了。什么叫密针线?即紧密情节结构,前后照应,使全剧浑然一体。那么,该剧从一开场王新法的独白,到多次与小战士超越时空的对话,以至王新法最后的献身是不是做到了前后照应,使全剧浑然一体了呢?显然是。什么叫贵浅显?李渔认为“曲文之词采,与诗文之词采不同。诗文之词采贵典雅而浅粗俗,宜蕴藉而忌分明;词曲则本之街谈巷议,事则取其直说明言。”该剧语言朴实无华,特别是加入了当地方言更显其特色,让人听着倍感亲切。什么叫减头绪?即删削“旁见侧出之情”,使戏中主线清楚明白。这个戏做得很精练,当然,其中不乏导演的功劳。但编剧驾驶剧本张弛有度,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能力更是可见一斑。这从王新法多次重复:“等不起了,等不起了!”红军小战士多次出现并重复:“我们是为了让老百姓翻身做主人,过上好日子而战斗的。”叙述中便不难发现。什么叫审虚实?即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且重视艺术虚构。小战士的穿越,他的时进时出不就是艺术的虚构吗?特别是第八场,王新法带着乡亲们为所有的烈士覆盖国旗,把他们安葬到山河圆的隆重仪式上时,烈士们再一次出现。于是,我们看到了以下的感人场面和精彩对话:

小红军:大哥,你说,是不是老百姓翻身做了主人,就都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红军甲:那当然,这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嘛!

众红军:对,奋斗目标!

红军甲:大伙儿都说说,你们心目中的好日子都是什么样的?

红军乙:穷苦人都有自己的田,自己种,每天都能吃饱饭。

红军丙:我认为的好日子就是,我的爹娘再也不受地主老财的欺负,我能好好孝敬他们二老。

红军丁:我希望革命快点成功,我心爱的姑娘还在村里等着我娶她进门。

红军甲:小兄弟,你也说说。

小红军:指导员跟我说过,好日子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众 :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哈哈……

红军乙:不知道咱们的家乡,现在有没有过上好日子?

红军丙:不知道咱们闹革命,打过仗的地方,现在有没有过上好日子?

红军丁:不知道咱们曾经驻扎过的地方,现在有没有过上好日子?

小红军:不知道咱们流血牺牲的地方,现在有没有过上好日子?

红军甲:同志们,“革命自有后来人”,我们没做完的事情,一定会有人完成的”。

众战士:对,一定有人完成!

王新法:烈士回家,山河梦圆!

众  人 : 烈士回家,山河梦圆!

红军甲:走,回家!

众红军:回家!

一面硕大的鲜红国旗带着烈士们款款前行,这样的渲染把整个情节推上高潮。其感人场面也无疑把观众带入了情绪的高潮。这样的情景虽然现实中不复存在,但这样的艺术虚构观众信服呀!因此,王新法与红军战士这条主线的贯穿就特别显得独具匠心。而且,红军战士们一连串的问号直击人心,这是对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灵魂的叩问,真正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正因为这个戏叙事结构的巧妙,才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观众的心。

二、 细节感人

一个戏要做到感人不外乎两个字:那就是“真情”。是的,只有真情才能打动人。否则,便是无病呻吟。而打动人的真情靠什么体现呢?靠细节。且看《高》剧的细节是如何设置的?序幕开头,便是主人公王新法在门前装上一盏灯,因为门前的路弯急坡陡。装上灯,一为给行人照路,二为让村民知道他在家,有什么事能找到他。寥寥几笔便将一个善良细心,并有着深深责任感的共产党员形象立在了观众面前。因此,到后来他把曾老师买给他的鸡蛋送给敬老院;他组织的“与民共富军人团队”;他拿着合同要自费承包漆先生的茶园,为的是要把六塔山变成心里的桃花源;他要村里的妇女们亲手为烈士绣国旗,表达对红军烈士的敬意;他瞒着家人向战友借钱扶贫;他为了扶贫常常忘记吃降压药;他晒脱皮的后背,以及口袋里的“生死状,到最后抡着大锤定格,就显得特别平实、可信而感人。而在第二场王新法离家之前,为待产的女儿准备的一盒盒食物并反复叮嘱妻子记得每天让女儿吃,到后来得知女儿提前生育,他答应了要赶回去,却因建烈士陵园而耽搁的深深自责。又把一个充满慈爱,牵挂家庭,有血有肉的好父亲形象体现得恰到好处。还有女儿送给他的“冲锋衣”“血压仪”,叮嘱他按时吃降压药;妻子拿给他准备扶贫用的64万块钱的银行卡,为他晒伤的皮肤搽药等等。更是把一个家庭互相理解,互相牵念的深情厚谊写活了。还有漆先生撕毁合同后说,你也太瞧不起我了,你一个河北来的外地人,自己带钱来这扶贫,给烈士修陵园告慰亡灵,现在又要给村里修桥,修路,谋发展。这里是我的家,你一个外乡人都能这么做,我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连这点风险都不愿意承担吗?我们一起干!这样的细节多么有说服力。还有赵大、赵二两兄弟从抵抗迁坟与殡葬改革,到后来在王新法面前跪下,向他赔礼道歉;还有所有村民都上山来,争着要王新法到自家吃年饭;乡亲们从喊王新法为王总、王老板、王大哥到名誉村长;尾声中王新法的女儿来到六塔山,继续做父亲没有做完的事情等等细节。哪一处不感人,又哪一处不动情?

三,用心书写

据我所知,为了写好、写活这部话剧,两位剧作家查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和影像资料。写王新法的《因为信仰》《名誉村长王新法》两本书都翻烂了,还多次到实地采访,深入挖掘“薛家村脱贫战”背后的故事。特别是听到乡亲们发自内心对王新法的感激之情后,更加点燃了他们的创作激情。他们是真正走进了王新法的内心,读懂了他的精神世界,找到了他到薛家村扶贫的心灵答案。因此,这些剧中的人和事才如此生动感人,完全没有概念化,没有假、大、空。鄙人认为,他们对剧中人物的内心开掘是这部剧的最大亮点,他们让观众感受到王新法的精神和80多年前的红军精神一脉相承。正是有了王新法与红军战士们贯穿全剧的碰撞,才让王新法这个人物的行动线有了合情合理的说服力。事实证明,光靠玩花样,搞大投入、大制作是不够的,那只会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只有用心书写,作品才有生命力,才会被观众认可。我对两位大编剧这样的用心表示由衷的敬佩!相信,王新法在天有灵也会感到特别欣慰!

四,制作精良

戏剧是典型的综合艺术,哪个部门弱了都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这个剧整体水平都很高,这也是该剧成功之关键。

1、剧本有创意。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没有好的剧本,其他都是枉然。首先,我觉得这个剧名《高山之巅》起得妙。薛家村最高的山脉为六塔山,编剧把故事放在六塔山顶展开,启用这个剧名特别精准。同时也是对王新法精神世界、高尚人格的高度概括。它是这个剧的主脑,关于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论述过了,在此简略不表。值得再表的是编剧在剧中设置的那盏灯特别有意思。虽然,这盏灯在现实中真实存在,但编剧把它放在戏的开端并贯穿全剧就有了不一样的寓意。它象征着王新法的眼睛,永远深情地看着这片大山,看着他为之牵挂的乡亲。更象征着他的精神永不消逝,永存世间。它是一盏亮在老百姓心头永远不灭的心灯,更是共产党在老百姓心里的一个崇高信仰!还有,第一场中山歌的运用也非常棒,他为渲染情绪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不可小觑。

2、导演给力。

这个戏的导演很有想法,节奏感把握有度,场面处理简洁而不失气度。比如:用党旗覆盖烈士移至六塔山的场面,王新法抡起大锤落地,然后定格的处理都非常独到。其形象深深地扎在我的心中,相信,也刻在了每一位在场观众的心里。

3、演员超级棒。

除了主演功力不凡,将王新法这个人物演活了外,其他演员都表现不错,哪怕是群众场面,每个演员都把自己当主演在认真饰演属于自己的角色。

4、音乐感染力强

该剧整体音乐非常简约而富有地方特色,它以石门山歌《翻天云》为基本素材,然后加以发展。其音乐一直伴随着红军的出现贯穿全剧,而且有机融入该剧的主题歌,既深情又温暖,还带有一点淡淡的伤感。可以说,该音乐的融入真正起到了为语言添彩的强烈作用,使该剧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演唱主题歌的湖南妹子王丽达感情饱满,音色柔和圆润,明亮通透,气息深、通、活,其声情并茂的演唱更是给这首主题歌添色不少。

5、舞美设计独特。

舞美设计很年轻,但非常有才华。我见过她多个舞美设计,都有自己独到的艺术眼光与新奇想法。这个戏她设置的是一个阶梯式的舞台,观众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剧中六塔山的形象。一侧还有个往上延伸的小阶梯。王新法最后谢幕便从这个阶梯走下来,降落人间。其寓意之深刻自不用言表。

此外,灯光、视频、形体、造型、音效、道具、服装等各个部门都有尚好的体现,颇见功力。充分证明这个团队的实力与协作能力。

总之,这是个比较完美的作品,相信行内人喜欢,老百姓也会喜欢。祝愿它走得更高更远!

 

文/郑玲

岳阳市巴陵传承研究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