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联系艺术研究院 0731-89826678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科研> 剧目研讨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日期:2025-04-29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在湖南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之际,用书画艺术生动呈现湘菜文化,传播湘菜文化,讲好湘菜… [查看详情]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28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华夏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的委托,对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 [查看详情]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24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10 二、项目名称: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 [查看详情]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18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 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SC-2025ZC-001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艺术研… [查看详情]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18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 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对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发… [查看详情]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湖南花鼓戏唱腔与民族声乐交流互鉴创新发展”主题征文活动的公告 日期:2025-04-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湖湘文化传承和发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举办… [查看详情]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3-25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 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07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 [查看详情]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日期:2025-03-21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链接)已于3月20日发布,项目申报期为2025年4月15日… [查看详情]
京剧《向警予》:革命英雄事迹的艺术化呈现
时间:2022/6/2 10:29:08 来源:本站原创 1636

1927年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南京方面国民党人,发起用武力残酷清除异己的“清党”运动。同年7月,武汉国民政府背叛革命,此时正在中共湖北省委工作的向警予,拒绝撤离武汉,坚持开展党的秘密斗争,于1928年“五一”劳动节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2009年,向警予于当选“100位为新中国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讴歌英雄是时代的主旋律,诞生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的京剧《向警予》,取材向警予烈士的革命英雄事迹,基于京剧传统艺术形式,引入新的视听元素,用红色文化资源带领观众走进历史,重温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斗争年代的纯真理想,使观众在缅怀先烈的同时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坚定对革命理想信念的追求。

从新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以及妇女运动、工人运动领袖,斗争与反抗构成了向警予人生的重要内涵。十九世纪末,向警予出身于湖南溆浦县的一个商人家庭,曾就读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周南女校等新式学校,后加入新民学会。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向警予接触马克思主义,从民主主义者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并积极参与建党工作。在法勤工俭学期间,她与蔡和森恋爱结合,称为“向蔡同盟”,二人一致信仰共产主义。向警予归国后,于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曾当选中央委员,担任过党中央妇女部长、妇女运动委员会书记等职务,为妇女解放运动做出重要贡献,并积极参与工人运动组织工作。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向警予担任湖北省委宣传部负责人,负责工运,主编《长江》《大江报》等党的刊物,直至1928年3月份被捕。聚焦向警予重要革命事迹,京剧《向警予》以向主人公身处险境时的人生经历为基底进行艺术化虚构,通过叙写其在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清党”背景下,冒着随时被捕的风险,坚守武汉开展党的地下活动,与敌人斗争而英勇就义的故事,集中突显向警予之生命色彩,深化其人生内涵。

作品在人物设定上有着类型化的倾向,全剧人物大致可分为三个阵营,一是以向警予、朱乔桓(向警予助手)、蔡和森等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二是“清党”督办胡忠铎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三是拘押但同情主人公向警予的外籍公使陆公德。武汉国民政府逮捕屠杀共产党员的外在矛盾冲突,引出了胡忠铎与主人公向警予的对立人物关系,人物因此有了正反派的清晰分界。在人物创作方面,作品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以次要人物形象衬托主要人物形象。如地下党联络员宋若林被捕后轻易背叛同志,反衬出主人公向警予之忠诚;助手陈乔桓面对紧张形势劝说向警予撤离,狱中向警予为她安排工作,正面衬托主人公的坚毅。又如剧作描写法租界公使陆公德与向警予的谈话场景,用这位第三阵营人物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尊敬态度,让主人公的完美形象更具有说服力。全剧虽然出场人物众多,但剧作家无意于反映次要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丰富性,而是以实现主要人物形象的完美性为归趣。

为实现突出主要人物形象完美性的创作目的,剧作以主人公向警予的人物行动构成戏剧的主线。围绕主人公的行动,作品的重要场景可以概括为:“接受任务”“发动工运”“地下斗争”“滞留租界”“慷慨赴死”。“接受任务”。在武汉国民政府背叛革命,不少共产党员已经撤离的背景下,向警予在码头与将赴天津工作的蔡和森见面,蔡和森向她传达了中共应对白色恐怖的最新工作思路,即转入地下保存实力和领导武装革命。临别之际,蔡和森为她布置了三项任务,主编《长江》、组织工人运动以及保重自身。“发动工运”。武汉震寰纱厂门前,一名女工突发疾病却被工头阻拦出厂,工友们苦求工头无果,在工头殴打工人之时,向警予带着秀秀赶到纱厂,以工人侦缉队的名义吓住工头,顺利帮助女工外出就医。这时,曾被纱厂欺压开除的秀秀被女工认出,秀秀向女工们诉说了自己被向警予帮助的经历,却引来了众人的质疑,女工们认为是读工人夜校害她丢了工作。向警予则把自己的身世和参加革命的经历说与众人听,最终说服了女工以罢工争取劳动权益。“地下斗争”。在租界进行地下活动一批共产党员被侦缉队便衣跟踪、逮捕、杀害,而向警予在被便衣跟踪时,巧妙周旋脱离了险境。法租界内,助手陈乔桓为向警予送去侦缉队悬赏缉拿《长江》主编夏易氏(向警予化名)的消息,劝她停办刊物撤离武汉,却遭到向警予的严词拒绝,向警予坚持要以《长江》与敌人斗争到底。不幸之事终于发生,为向警予传递《长江》稿件的联络员王若琳被捕后叛变,把侦缉队便衣带到了向警予租界住所,双方争执之时,向警予被法租界领事馆公使陆公德带走拘押。“滞留租界”。向警予被拘押在租界多日,公使陆公德虽发现了向警予的真实身份,却以向警予是法国留学生的名义为其提供外交保护。向警予请求他释放自己,在一番交谈后,陆公德生出敬佩之情,眼看事情就要出现转机,不料国民政府施压,陆公德公使职务被免,导致向警予被胡宗铎带走关押。“慷慨赴死”。狱中,向警予遭到严刑逼供,她严守党的秘密,帮助助手陈乔桓掩护身份。她回忆起在法国留学期间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往事,虽惦念亲人却决心为信仰赴死,最终在1928年劳动节当天呼喊着革命口号走向刑场。

督办胡宗铎带领侦缉队侦查《长江》案、逮捕共产党员的行动,构成了剧作的另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最终直接导致了主人公死亡的悲剧命运。纵观全剧,胡宗铎带领侦缉队的人物行动多以过场戏呈现,如《序幕》,胡忠铎训示侦缉队破中共地下刊物《长江》一案,这场戏交待了共产党所处的历史困境以及主人公向警予的处境,预示着主人公留在武汉,个人境遇将会愈发危险;又如第三场开场时,侦缉队苟思勇向胡忠铎报告发现共党联络员在租界活动的线索,胡忠铎命令侦缉队派便衣到法租界跟踪捉人,此场景主要用来铺垫主人公在法租界被捕的遭遇。直到这条线索与主线交织,向警予在狱中与胡忠铎产生正面交锋,推动全剧矛盾才发展到顶峰。

表面上看,《向警予》一剧的主要情节表现的是主人公向警予与反动派的斗争,但在向警予被捕之前,敌对两方的正面交锋多被一笔带过。如第一场戏,开场是侦缉队在江边码头为逮捕共产党员而肆意搜查过往行人,主人公与蔡和森会面时,偶尔有便衣从身旁走过;又如第三场戏中,白色恐怖加剧的斗争背景下,向警予被一个便衣跟踪后,举重若轻地袭击便衣成功逃脱。这些有主人公出现的少数惊险的斗争场面,实际上都被简单化处理了,主要作用是强化戏剧的紧张氛围,突出主人公行动的英勇无畏。剧作对主人公的刻画,在舍弃了曲折传奇的情节、激烈的场面以及命运的悬念后,把重心放在了对人物心境的描写上,试图挖掘“内在戏剧性”。如第一场,向警予与蔡和森的对话表现了她的马列主义信仰、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惦记儿女的内在情绪:“向警予:(唱)昔日友变成那豺狼虎豹,共产党岂作那任待宰割的羊羔。蔡和森:(唱)武装是革命的唯一法宝,点燃起永不熄革命火苗。向警予:(唱)敌进我退实难将公道讨。与反动派枪对枪来刀对刀。(白)用革命的武装对抗反革命武装。太好了,和森,我们又想到一起了。”“向警予:(白)孩子们都好吗?你上次回长沙,见着他们了吧。博儿。博儿会走路了吗?妮妮呢?妮妮还记得我吧。蔡和森:(白)博儿早就满地跑了,娘说妮妮特别懂事,嘴上不问你,但梦里却总是喊妈妈。向警予:(白)那好,那好。让他们快快长大。学文化,强体魄,真希望他们长大后,这个世界就变了,变得公平变得自由,和森,你说会吗?蔡和森:(白)会的,我们不是正在为他们的幸福努力么。向警予:(白)对,对。我们要更努力才行。”又如第五场,向警予说服陆公德释放自己的言论,“(唱)名媛淑女我难做,嫉恶如仇是天生。国家积弱百姓苦,当思救国与救民”等等,展现出她坚持革命的出发点是救国救民。尤其是第七场,向警予身陷狱中之时,为革命事业甘愿牺牲,革命未成身先死的悔恨,对儿女亲人的愧疚,内心交织着的各种复杂情感,在大段的唱腔、念白中倾泻而出,人物内心愈发昂扬的革命意志和理想追求推动戏剧走向高潮。

描写主人公的种种思想、观念、情感,最终目的是歌颂弘扬英雄模范的革命斗争精神。在恶劣政治环境下,剧作家把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作为主人公行动的心理动机和戏剧情节发展的潜在动力,以此来设置情节,完成主人公人物形象的塑造,主人公个人悲剧境遇与高昂的革命斗争精神相交织,成为这部剧作的内核。

京剧《向警予》在舞美方面追求现代的视觉风格,以精简写意的幕布、色调和谐统一的灯光、写实的民国风格家具、较为朴质的服饰等构建起戏剧舞台环境。作品着眼于从侧面渲染环境氛围,舞台底幕上的城市建筑剪影,底幕上墨蓝、昏黄的天际色彩,舞台上较为昏暗的灯光,让全剧笼罩在一层阴郁之中,作品以暗喻环境的方法表现出时代和社会大环境。大环境之下,作品又通过布置典型的局部形象来表现特定场景的小环境,如布置长椅和路灯表现码头,以门楼招牌表现工厂,以书桌和一扇窗表现住宅室内,等等。剧中人物服装也主要采用了冷色调、灰度高、饱和度低的暗淡色彩,以蓝、黑、绿为主,给人以阴沉、压抑、冷清的感觉。在此基础之上,剧中共产党员、纱厂女工等正面人物形象的服饰被增加了红色元素,如蔡和森在码头上,向警予赴刑场时都佩戴了正红色围巾,向警予在纱厂穿橘红色调长衫,女工秀秀和助手陈乔桓穿玫红色调上衣,等等。这些红色调服饰既丰富了舞台色彩,又起着暗示人物身份及所处境遇的作用,在立意上与剧作的“红色”主题相合。

此外,该剧在舞台时空的扩展方面有别于传统戏曲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使用了影视化的空间表现技巧,如第七场,蔡和森站在舞台左侧灯光下,拨打电话联络营救向警予,同时,在右侧灯光下是向警予狱中倒地的情景;当蔡和森放下电话,向、蔡二人时空相隔进行了一场对话,他们仿佛成为彼此意念中的对方,在虚拟的空间内实现交流。这既表现出二人作为亲人和战友的互相惦念,又寓意着二人革命理想一致与信念的相通。紧接着,当二人提及在法国找寻到信仰,舞台后侧出现他们同学在学校活动的场景,在同学的呼唤中,向蔡二人也走入其中,表演再现了学生时代追寻马列主义,以合影代替婚礼的往事。而后,同学们从灯光中离去隐没于舞台,向蔡二人分立于两束灯光中,又回到了两个相隔遥远的空间,二人继续完成隔空的对话。人物走位和不断变化的舞台灯光,串联起了主人公讲述回忆的场景与回忆中的场景,在丰富观众视觉体验的同时,强化了舞台表演的感染力。


文/谈悦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