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3月12日,娄底市地域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的新剧目《油溪情歌》于长沙湖南省花鼓戏剧院首演。
说起来,娄底市地域文化传承研究中心(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娄底市花鼓戏剧团)于2012年5月17日正式挂牌。无论是作为专业的花鼓戏剧团以及现在的公益性保护传承机构,30多年来可说是以多产、质优和独具湘中风格的花鼓戏演出闻名省内外:经常演出的传统经典剧目有《刘海戏金蟾》《三凤求凰》《姐妹易嫁》《小姑贤》《三毛箭打鸟》《狐探》《柜中缘》《抢亲记》《讨学钱》《鸾凤配》《五女拜寿》《双下山》《卖子》《调叔》《送干妹》《喜荣归》《小砍樵》《忆十八》等;原创剧目有《十里湾》《一夜生死恋》《锑都春雷》《纯粹的人》《翠竹青青》《孔繁森》《雨后青山》《村官是个堂客们》《花落花开》《钢之魂》等现代题材的花鼓戏。这些剧目有相当部分可说是既叫座也叫好:1989年《十里湾》获湖南省新剧目汇演优秀剧目奖,1994年《翠竹青青》获湖南省新剧目汇演优秀剧目奖,1997年《雨后青山》获娄底地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二等奖,《村官是个堂客们》2003年获湖南省首届艺术节金奖、2005年获“第八届中国映山红戏剧节”金奖、2007年获湖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花落花开》2009年获湖南省第三届艺术节田汉大奖、2012年获湖南省第一届文学艺术奖、2014年获娄底市“五个一工程”奖,《钢之魂》2012年获湖南省第四届艺术节田汉大奖、2014年获湖南省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5年《乡里乡亲》获湖南省第五届艺术节田汉新编剧目奖,2018年《这方水土》获湖南第六届艺术节田汉新剧目奖。
说到本次首演的现代题材花鼓戏《油溪情歌》,编剧曹宪成曾提及自2019年着手创作以来,这部戏至今已八易其稿。他在“创作谈”中写到该剧是以真人真事为蓝本的:“……湘中兴化辖下的一个小山村油溪桥。重山叠岭,滩河峻激,舟车不易为交;顽石赭土,地质刚坚,民性流于倔强。以故风气锢塞,常不为中原人文沾被……复兴中国梦的大时代、大格局、大背景下,这个地方居然出了名。特别是扶贫攻坚的大战役中,名气越来越大。原因是这里出了个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国十大爱故乡年度人物’‘全国新农村致富带头人’的荣誉退伍军人彭育晚(剧中为彭有桓)。他带领全村一千多名党员群众,把个不见经传的山村建成了获得‘全国闻名村’‘全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全国3A景区村’等40多项荣誉的新农村。”
大家知道,对于戏曲剧目来说,现代戏创作难,取材于真人真事的现代戏创作尤其难。在剧作家曹宪成两年间八易其稿的花鼓戏《油溪情歌》中,他另辟蹊径地并没有把笔墨重点放在所谓矛盾的设置、跌宕起伏情节的敷衍上,而是把“戏核”放在人物形象的个性化及独特性的发现上,更放在人物内心的外化和有意味的挖掘中。所谓“戏核”就是指一部戏中最核心、最好看的部分。如果简约概括花鼓戏《油溪情歌》戏核的话,那就是一个字:“情”。
在剧作家笔下,主人公彭有恒鲜明地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无论是前史中他作为特种兵(因晕眩症退役),还是戏一开场就递辞呈的植物精油工厂副厂长,乃至返乡后作为油溪村的村支书和村主任,正如他对妻子温爱莲所言:“相信我耐得烦,霸得蛮/吃得苦,拼得命/就算是赌一把/一定能赢。”
他回乡的动力之一在于:“我一个人,成了千万富翁,又有什么意义?油溪的父老乡亲,都是我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哥哥嫂嫂、弟弟妹妹、嫡嫡亲亲的一家人啊!他们现在过的是什么日子,你不是不知道,他们指望我回去,带着他们打拼,我是当兵出身的人,知道赢的滋味。我也自信,我一定能赢!”
他回乡的第二个动力,则是当时所在的企业将要出现原材料的困境,而这个企业的创办者是曾经对他有恩情的特种兵战友魏思危:“……一步棋三步想无往不胜/回桑梓为的是建设一个新农村/我要让绿叶红花满山岭/保障他大企业良性环循/一箭双雕你们怎么就看不懂?”
正因为主人公行为动机并不“单纯”,直接导致油溪村“情”歌唱出的是“复调”。在这部戏中,“情”的呈现有多种样态:战友情、故土情、乡邻情以及不同色彩的夫妻情。并且,剧作家以充满乡土气息的鲜活语言,如:“你是树,不是枒/你是枪,不是靶/你是金,不是沙/你你你呀——/莫颓废,要挣扎/跌倒地,往上爬/王八逼到桅杆上/纵身一跃又在浪里划——”这样既明白如画、不无肯定和宠溺又让人忍俊不禁的唱词,表现出妻子温爱莲对男主彭有恒的了解与鼓励。类似的台词、唱词在剧中俯拾即是,既刻画了人物,也描绘戏剧情境,更是剧作家对题材、人物的熟稔程度及功力和才情的不经意流露,同时也为该剧的轻喜剧色彩奠定明晰的基调。
花鼓戏《油溪情歌》由近年佳作频出、二度创作的质与量双高的韩剑英导演。在这部戏中,他不仅充分而熨帖地运用剧种特点,还有颇为令人“惊艳”之处:如第一场企业开会的大场面,导演的设计与调度颇具新意和创造性——用肢体的局部在流动中体现情境、情感和情绪,把很容易流于俗套的场面表现得轻灵、写意而又充满简约美;还有在三处时间相同而空间不同的“对儿戏”段落中,导演通过不同节奏、氛围、调度的变化,将彭有恒、温爱莲夫妻之间情绪、情感、情爱的错落、交织表现得节节分明而又各具韵味;更有最难演绎的妻子为劳累、发病、佯睡的彭有恒刮脸、掏耳、剪趾甲的桥段,导演充分挖掘戏曲表演的虚拟、写意和可能性,以贯穿道具——丈夫送给妻子的纱巾来表现这三个生活中常见、在舞台上较难表现出美感的段落,达到了缠绵而不拖沓,温情而不辣眼,充满机趣而毫不自然主义的艺术效果,载歌载舞之中将妻子的关爱、致富带头人的身心劳累同时被亲情弥漫的意蕴营造得动人而又轻快。正如《剧本》月刊原主编黎继德所评价:“戏的表现非常棒,场面设计也很独特。”
剧中的主要人物由湖南省花和娄底市地域文化传承研究中心的演员担纲。饰演彭有恒、温爱莲的张小虎和黄涓涓也是花鼓戏《桃花烟雨》的主演。可喜的是,虽是类型相同的人物,两位优秀演员都在《油溪情歌》中找到了属于这对主要人物的特点:张小虎演的彭有恒“霸蛮”自信中不乏对妻儿的柔情;黄涓涓演的温爱莲人如其名,褪去《桃花烟雨》中龙伲珍的泼辣机灵,表现出柔弱中的明快,敢于担当中的缱绻温情。剧中,苏惠娟饰演的三娭毑通过耳背打岔、与彭有恒的冲突、劝说温爱莲等几段戏,将这一剧中人塑造得鲜活而有生趣;张兴旺和毛旷疆,两位色调迥异的剧中人也都被演员刻画得非常鲜明。
这部戏的舞美简洁、空灵、写意,通过景片的运动变化,不仅渲染环境、巧妙地呈现空间的转变,还体现出别出心裁的视角的感觉,相当有新意。这是出自湖南省花鼓戏剧院的青年新锐张滴洋之手,没想到这部戏的舞美设计如此年轻,更没想到获得广泛赞誉和肯定的花鼓戏《桃花烟雨》和《蔡坤山耕田》的舞美设计也是这位年轻人,不禁令人赞叹。
在戏曲现代戏的表演中,人与人之间电子交流的呈现(包括手机、微信、电脑终端等)是个表现的难点;同时,这样的交流既是当代生活里不可或缺、舞台表现上也无从回避的组成部分。这部戏在类似的段落也进行探索和有益尝试。毕竟是首演,假以时日多加打磨,包括有些增加些许投入就可以得到更好提升的部分,必会在目前很好的基础上更为出色和精彩,因为毕竟可以肯定地说:《油溪情歌》是一部同类题材中颇具新意和创意的剧目。
文/李小青
中国戏剧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