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联系艺术研究院 0731-89826678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科研> 剧目研讨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日期:2025-04-29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在湖南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之际,用书画艺术生动呈现湘菜文化,传播湘菜文化,讲好湘菜… [查看详情]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28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华夏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的委托,对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 [查看详情]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24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10 二、项目名称: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 [查看详情]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18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 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SC-2025ZC-001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艺术研… [查看详情]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18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 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对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发… [查看详情]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湖南花鼓戏唱腔与民族声乐交流互鉴创新发展”主题征文活动的公告 日期:2025-04-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湖湘文化传承和发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举办… [查看详情]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3-25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 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07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 [查看详情]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日期:2025-03-21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链接)已于3月20日发布,项目申报期为2025年4月15日… [查看详情]
不一样的张先生 ——观花鼓戏《夫子》有感
时间:2022/6/22 11:22:43 来源:本站原创 1263

“文化是字,文化是诗”。“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读书不是为了考试做官,而是为了明理,明理是为了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是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新创大型现代花鼓戏《夫子》中张九如先生的台词,一直在我耳边回响,让我感慨。这出戏给我的感觉自然是耳目一新,未观剧前听同学说,该剧有张先生抗日的情节,这引发我的好奇心,因为脑子里根深蒂固的是原家喻户晓的经典小戏《讨学钱》的戏剧场景,张先生抗日还真是孤陋寡闻头回听说。心想,难道这出戏原本就是主旋律红色题材的戏?走进剧场才晓花鼓戏《夫子》由是经典小戏《讨学钱》衍生而来,剧作家徐瑛匠心独具,把“讨学钱”作为引子,对备受嘲讽的迂腐文人张九如进行了改造,围绕两次开学堂、关学堂的案例,将夫子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即剧中所唱的“活成了一根筋”的性格特征勾勒出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雅俗共赏,值得讴歌赞美的新“夫子”样式。

清末民初,本来就时局动荡、生活窘困的旧文人张九如,迫于生计常常放弃尊严。但当国家危难,明知道是以卵击石,他仍然选择了抗争。这让我产生联想,张九如骨子里绝对有优秀共产党员的基因,因为只有优秀共产党员才会不顾生死奔着矛盾,风险去挑战,可以说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共产党人的身影,哪里有挑战哪里就有共产党人不懈的斗争。张九如能为她人放下尊严下跪救人,面对日本人要他讲“东亚共荣”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足以证明其骨子里彰显出来的精神力量非比常人。奇妙的人物与奇妙的情节设置,奇妙的场景细节和奇妙的花鼓戏唱腔设置,这个“夫子”还真是有种独特的正义之气,跳脱之气,潇洒之气。全剧共八场戏,分别为《赶考》《开馆》《讨薪》《改行》《救嫂》《哭坟》《复馆》《明志》等延续了《讨学钱》浓郁质朴的乡土风情,既有笑点,也有泪点。既有尖锐的矛盾,强烈的戏剧冲突,又有人物波澜起伏奇妙的思想,总之,生动丰富,引人入胜,给观众呈现了一道色香味美的艺术大餐。

该剧由著名剧作家徐瑛编剧、导演韩剑英、作曲陈耀、配器兼指挥赵鸿飞、灯光指导周正平、服装指导秦文宝、舞美设计张滴洋、化妆造型设计江霞,主演朱贵兵---衡州花鼓戏传承人、李鸣---芙蓉奖获得者及田汉表演奖获得者张小虎和马可等担纲。可谓是强强联手。剧中人物不多,且个性分明,无论从剧本架构,导演处理,音乐设计,舞美创意及演员表演都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艺术享受。几个人物一台戏,相映成趣,挥洒自如。朱贵兵神形兼备,将张九如旧文人的迂腐、面对时局变化的迷茫、关键时刻展现的文人气节刻画得淋漓尽致。一连串高难度的演唱技巧,引发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台下十年功,台上三分钟”。没有平常的刻苦钻研与学习,是不能达到如此境界的。陈大嫂扮演者李鸣,演唱俱佳,花鼓戏味道浓厚,对陈大嫂这个人物的再度创造有着与众不同的创新风貌与技巧。构思与条件给予了这个角色独特的新意,使观众从中获得了新的不同审美乐趣。张小虎表演一改过去表演常态,将诙谐幽默等刻画得入木三分。

其实,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都是按照人物的行为逻辑来真实的再现生活,但这种再现却受到舞台假定性环境,时空以及戏剧节奏速度等诸方面的制约,因此,演员在表演时,不仅需要认真体会人物心理,也要把握戏的节奏和速度,以及故事向前发展中的各种气氛乃至整个剧场的效果。也就是说,演员应该用本能地用敏感的神经去感受各种因素,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与要求。就像朱贵兵,李鸣、张小虎,马可一样在舞台上表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这种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有能力担负起再创造的使命。一个角色的产生,以及能否产生艺术魅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员这个主观创造体。演员创造舞台艺术之美和吸引,调动观众的能力,是通过驾驭角色来实现的。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导演再度拔高的手段与功劳。提点小建议,舞台上那张繁体字做的门,貌似对舞台表演帮助不大,观众习惯了演员虚拟的表演手法,演出现场就有观众在说,要是装两个门页就更像门了......当然,这样的设计也许有设计者的理念和道理,但貌似作用不大。还有,该剧如能将荒诞进行到底或许喜感更浓,让观众在笑声中回味,笑声中启迪,笑声中喝彩!

“文化是字,文化是诗”。这个张先生不同于小戏《讨学钱》的张先生,他是穿越了烽火岁月,有民族大义担当,见过大世面的张先生。该剧好在不仅调动了观众耳熟能详的审美记忆,又提供给了观众新鲜的审美元素,让他们为剧中人物欢笑,为他们流泪、为他们叹息、为他们沉思,更为关键的是该剧让观众看到了融入时代,讴歌时代真善美的高贵品质。希望花鼓戏《夫子》前行路上,越来越好,成为戏剧舞台经典之作。就像剧中夫子所坚守的“仁、义、礼、智、信”的精神信条一样,能焕发出时代光芒!

 

文/高世逢

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