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永州市零陵花鼓戏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花鼓戏《走啰行啰》亮相第七届湖南艺术节展演活动。在人们的印象中,花鼓戏诞生于田间地头,它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接地气,有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花鼓戏的代表之作《刘海砍樵》《打铜锣》《补锅》等,都是裹着浓浓的泥土芬芳而绽放的戏剧花蕾。然而零陵花鼓戏《走啰行啰》在人们对花鼓戏的常规印象中有了新的突破。它讲述的是发生在都市中的凡人小事。都市生活的快节奏,都市的灯红酒绿,都市的高大建筑下的渺小人物,是构成这台戏的艺术元素。这台戏以都市的“洋气”取代了花鼓戏常见的“土气”。这是编导的一次有意识的尝试。尝试中不避挑战,挑战中不吝创新。因而这台戏给人的感觉,是用都市的亮色镀亮了花鼓戏的田野,让人耳目一新。
编剧殷婷把镜头对准了现代都市中的快递小哥,但只是以快递小哥为代表,写的是一群都市生活中最平凡最普通的人。通过两组人物(有钱的姜老太太、郑美丽张志强夫妇,以及没钱的男主角吴有用、小马和林花)之间发生的一段温情的都市情感故事,表达了“什么是幸福”的思考。
用强烈的戏剧冲突构建剧本是创作手段之一,但外在冲突的设计其实只是为人物情感的喷发提供契机。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普普通通的人们往往过的是最平凡无奇的生活,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戏剧冲突。这更接近生活的真实。如何在故事上吸引观众,将一个并不离奇的故事讲得生动,就要在情感中找到认可点、共鸣点,在细节中挖掘精彩处。《走啰行啰》就是通过人们共通的情感和细节的精心营造,讲好平凡人的不平凡,讲好普通生活的不普通。
导演李蕾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影视导演系,已有多部作品获奖,导演经验十分丰富,对剧本的处理有许多匠心独运的地方。一是充分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在舞美灯光服装等方面,营造出都市特有的活力,诗化生活。二是深挖剧本,剖析人物、提炼主题。在一些表演上呈现出载歌载舞的音乐都市剧风格,如一股清新的溪流,带给观众愉悦的审美。我认为这都是成功的尝试。
作曲李海明是零陵花鼓戏的本土音乐家,对花鼓戏的音乐设计十分娴熟和拿手。在分析剧本之后,他认为剧本所表现的生活充满活力,轻喜剧气息浓郁,在音乐的整体设计上,以轻松明快,活泼向上为主基调。全剧以零陵花鼓戏音乐为素材,设计了贯穿全剧的主题音乐,并根据剧情的发展和需要,以不同形式的音乐语汇将这一主题音乐反复呈现,使观众不断加深印象。其次,该剧表现的是新时代都市题材,在人物音乐形象设计上除了个性突出外,还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剧中人的唱腔应在保持原花鼓戏声腔特色的同时,还需根据剧情的需要和人物的内心变化在旋律运行及板式转换上以较大的变化和突破,对中心重点唱段的设计,旋律要流畅、优美动听且富有激情。该剧还运用了大量的群众载歌载舞场面,在音乐设计上采用零陵花鼓戏音乐最具特色、旋律欢快节奏跳跃的【走场牌子】曲牌来改编,从而使剧中的表演既活泼富有动感又有极强的地方戏曲特色,给观众以独具特色美的享受。
舞美设计是这台戏的一大亮点。设计师曾昭茂曾多次获得舞美设计的大奖,在这台戏中,他抓住都市高楼大厦和灯火繁华的特点,布景设计高大简约,留下都市高大空旷的空间想象;素描似的霓虹灯划亮的线条,既体现出万家灯火的璀璨,又再次体现出高大的都市空间,在这样的空间描述下,故事里的人物又显得何其渺小。正是这些都市的小人物,在创造平凡中的伟大,舞美设计十分贴切地呈现出了这一符合戏剧主题的象征意味。
演出单位零陵花鼓剧团有着优良的演出传统,改革后的剧团精诚团结,锐意进取。在各届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此剧的创排,演员的表演技能得到了质的飞跃。尤其是主演胡晓军、吕云娥、陈秋秋,他们的表演让人们刮目相看。
正如剧名所言,走啰行啰,在所有演职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零陵花鼓戏走在路上,朝着艺术的高峰前行。力争不负众望,以高品质的舞台艺术作品献礼建党一百周年,在第七届湖南艺术节力创佳绩。
文/王小云
永州市文化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