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联系艺术研究院 0731-89826678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科研> 剧目研讨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日期:2025-04-29 “湘当有味”书法美术创作活动及展览项目征稿启事 在湖南深入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之际,用书画艺术生动呈现湘菜文化,传播湘菜文化,讲好湘菜… [查看详情]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28 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华夏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的委托,对2025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 [查看详情]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24 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保护与推广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10 二、项目名称:湖南地方戏曲珍贵文献… [查看详情]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4-18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成果展示中心及艺术沙龙空间 维修改造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SC-2025ZC-001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艺术研… [查看详情]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4-18 【招标公告】湖南省书法院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 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对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进行竞争性磋商采购,现采用发… [查看详情]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举办“湖南花鼓戏唱腔与民族声乐交流互鉴创新发展”主题征文活动的公告 日期:2025-04-18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湖湘文化传承和发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举办… [查看详情]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3-25 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保护和利用工程 成交结果公告 一、委托代理编号:HNYC-2025ZB-007 二、项目名称:湖南省红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 [查看详情]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日期:2025-03-21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意向征集启事 国家艺术基金2026年度资助项目申报指南(详见链接)已于3月20日发布,项目申报期为2025年4月15日… [查看详情]
《夫子》 :从踉跄入世到凛然正气
时间:2022/6/30 10:10:49 来源:本站原创 1033


由湖南省花鼓戏剧院出品的大型现代花鼓戏《夫子》亮相于第七届湖南省艺术节。《夫子》由著名编剧徐瑛、导演韩剑英、知名演员朱贵兵等联袂加盟,生动演绎了古代书生张九如从辛亥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心灵成长的历程。

《夫子》虽取材于传统戏曲《讨学钱》,但编剧徐瑛重新建构人物关系,取其一点“趣”而横生一片“意”。“讨学钱”只是一个“戏引子”,由此,剧作家既大刀阔斧,又精雕细琢,对传统戏曲中备受嘲讽的迂腐文人-张九如进行了“改造”,围绕两次开学堂、关学堂的案例,将夫子始终坚守的人生信条,即剧中所唱的“活成了一根筋”的性格特征勾勒出来。戏曲不仅生动展现旧时代文人在历史变革中内心的迷茫与彷徨、痛苦与焦灼、觉醒与反抗的心路历程,更难能可贵的是,通过夫子所坚守的“仁、义、礼、智、信”的精神信条,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不同历史条件下重新焕发的时代之光。

《夫子》首演现场,台下掌声雷动,一片叫好声。当然离不开演员朱贵兵的出色表演,他精准地把握了旧时代文人受传统文化浸染的精神气质,将一个身处社会大变革时期的落魄书生尴尬的生存困境展示出来,同时将人物放在个体生死与民族大义的天称上进行衡量,为人物精神性格的转变提供了契机,也是编剧对夫子进行“形象改造”的关键。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旧人,夫子经历了发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诸多历史重大事件,一直被时代的潮流裹着走,始终在抗拒改变与顺应时变之间徘徊。如他踉踉跄跄踏入“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清末民初的乱世,又遭取消科举、辛亥革命、国共分裂、抗日战争的激烈变革,思想还停留在旧时代,而身躯被迫卷进汹涌激变的时代洪流,这种惊慌失措、迷茫痛苦的心路历程被演绎十分逼真。

夫子在多次科举考试中失败,正准备再战科考,却被告知科举考试取消了,仓皇失措的夫子只得另谋生路。乱世之中,自带酸腐之气的夫子既要谋生,又想要保有文人的尊严,为讨学钱便遭到陈大嫂的嘲弄与羞辱。当陈大嫂丈夫牺牲后,她被定性为“共匪”之妇,性命攸关之时,夫子抛开“男儿膝下有黄金”的古训,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悲悯之情屈尊下跪救人。他“不懂官场潜规则”,是常人眼中的“蠢不带发”。他与陈大嫂本有情意,却“恪守男女之妨”,宁为“君子之交”,也不愿陈大嫂再嫁败坏她的名声。夫子身上既有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也有其不健康的因子,既矛盾,又相融,人物既可爱、可怜,又可恨、可敬,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剧本思想的深刻性还表现在,编剧用夫子这样一个人物,着重提炼夫子身上被传统文化浸泡出来的性格中健全的一面,让人物面临生死存亡中,从容走向人物的高光时刻,更容易为观众理解,产生共情。如当日军要求他以日语教学,传播所谓的东亚共荣的思想,他誓死捍卫民族文化。夫子开学堂,从开始为个人生计到为乡邻不做文盲,再到不做亡国奴,夫子的形象也越来越高大,直到夫子喊出“汉语不亡,中国不亡”的心声,个体命运与家国命运同频共振。

编剧精心设置张夫子抱孔夫子牌位跳湖,寓意深刻。孔夫子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其“治国齐家平天下”的思想融入士大夫血脉中,张夫子怀抱孔夫子牌位跳湖未被淹死,既是自然浮力,也是编剧徐瑛赋予了这个牌位新的寓意:文化的兴衰维系国家的存亡。可见,剧名《夫子》,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的深情呼唤,也是从生死存亡的战乱中走来的张夫子,由个体的“迂腐之气”接入宇宙间“浩然正气”,提供了人物性格转变的契机。拜孔子灵位,抱孔子灵位沉江等细节是编剧以写意方式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将宏大的主题寓含于细微情节,赋予戏曲非凡的思想品格。变迁的是时代,而不变的是不屈的民族气节。

特别是在结尾处,日军逼迫张夫子用汉语传播所谓“东亚共荣”的思想,觉醒了的夫子振臂高呼“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气”,应者云集。人们为民族气节而生的英雄气概感动了所有在场者,伴随着从舞台上四面八方、铺面而来的汉字,顽强地钻入观众的眼里。戏曲在高潮中谢下帷幕,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夫子》前三场延续了《讨学钱》语言的幽默诙谐、妙趣横生。讨学钱那段,张夫子与陈大嫂的对白与唱词,充满乡间俚语趣味,将陈大嫂的机智幽默、工于心计与夫子的朴实迂腐、不善变通形成强烈反差。而人物性格反差越大,喜剧效果越明显。唱词也颇具“黑色幽默”,将《论语》《三字经》以及《增广贤文》中的金句与粗俗的大白话结合在一起,貌似无厘头,却把一个迂腐的学究刻画得入木三分。如,督学要求夫子用英语教学,夫子用新编的顺口溜:一是万(one),二是土(two), 来是坑(come),去是狗(go),令人啼笑皆非。督学收受贿赂、油滑世故、投机取巧的性格也与夫子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节操形成鲜明的对比,语言活泼有趣、充满生机与活力。随着剧情的精彩推进,语言风格由活泼逐渐转为凝重、激烈。如第六场是陈大嫂祭拜陈胡子,唱词凄婉悲戚;当夫子带领村民与日军对峙时,唱词激烈昂扬、铿锵有力,感染力很强。

总的来说,编剧徐瑛从改编传统戏曲入手,借助《夫子》致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以传统文化涵养出来的夫子在颠沛流离的战乱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高尚情操也为今年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华诞涂了一抹“鲜红”。花鼓戏《夫子》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既有浓郁的地方戏曲特色,又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尽显当代戏曲之美。


文/刘月娥

梅溪湖大剧院宣传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