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图片来自网络)
新杂技剧场《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创作演出。
“剧场”这个概念应该是来自舞蹈界,代表人物有德国的皮娜·鲍什,它运用舞蹈以及戏剧表演与各类视觉艺术交融,它强调这是一种剧场方式,是不同于“剧”的概念,它要表达的是与当代现实生活相关的故事或经验,但重点不在连贯地讲述,而是以蒙太奇式的剪辑、拼贴,在多重时空中进行解构、重构,在音乐使用上不讲求原则,是典型的表现主义一类。
而在这个“剧场”里,我们看到的是,在保持一只脚深扎于杂技之“技”这个坑的姿势下,另一只脚无限伸展,与现代舞蹈,与戏剧表演,与影像艺术,与动画艺术,与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与现代音乐深度融合,以独特的杂技表演形式对重在现代意识传达的“这一个”演出形式,作一种自我的释放与表达,将单纯的技巧展示化为渗透着时代精气神,当代人情感、情绪的抒发出口。这是一个以杂技肢体诉说的舞台空间,显然,这个“剧场”的标签是——“现当代”。
(图片来自网络)
近年来,杂技界在突破传统上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从“剧”的方向寻找技艺达成,走到今天,一路刷新,在今年的百年华诞主题中再一次以红色题材的呈现让观众彻底折服,如《战上海》。今天的杂技在追求的是真正的新杂技,他们从单调的求奇、求险、求嚣叫来取胜的硬货技巧、传统杂耍中生生走了出来,而对“杂技剧场”而言,又与“杂技剧”更有不同,它的目的不在叙事,而在抒情,一种以“技”为核心的抒情,我们看到它在尝试着从审美追求上,从表现形式上对话传统。
这个“剧场”是一个融理性与感性为一体的灰度世界。舞台布景,吊挂式可旋转、平移条屏,空间全黑;光,白色为主;影像,黑白记录;服装,少许的红、橙、绿零星点缀;三维动画和框架式道具、构成派的台口桁架有红色;从空间构成来看,极端理性,舞台空间与心理空间的明度全靠光来控制,代入感很强;音乐中穿插着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流行歌曲和军旅歌曲,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
而那些精彩的技巧、绝活都还在,柔术、叠人、车技、钻圈、球、点碟、扔草帽、抖空竹、抖杠、爬杆、绸吊、滚环、蹦床,但又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它了。爬的杆变成了一个更像发射塔,更富科技感的装置;钻的圈变成了一个镜框,或持于手,网过跳跃的飞鱼,或悬于空,荡如秋千;踩的独轮车只剩下了轮子,可蹬骑,可酷跑,像飙车,像踏青;滚的单环变成了双环,以直径两端轴合,可呈单环的表现形态,亦可呈双环的表现形态,分开任意一个环即可交叉成结构式球体;球、碟、草帽、空竹点上荧光,变成了夜空中银河里的一颗一颗闪烁的星辰;蹦床与攀岩墙合二为一,使蹦从单向的垂直弹跳变成遁入折叠空间的环宇行走……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都知道道具是杂技的命根子,它与归属于舞台美术的戏剧影视道具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杂技中道具参与表演的程度相对其他舞台艺术门类要高很多,它是表演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是节目呈现不可或缺的硬件基础,对其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道具的创新研发与运用经常成为大家的关注点。
在这个“剧场”中道具在形式审美上被高度抽象与统一,舞台上不再有具体的“地圈”与“秋千”,取而代之的是“方”,是“圆”,是可以游走于梦境与现实,穿越于多重时空之间的“空门”一样的意象性构成装置。其中,一个“丫”字型多区旋转装置,以隔板的开合状态呈现空间的狭小、孤独,与陌生人突然侵入带来的极度不安全感,而隔板上的门需要冲破才能被发现,……表演就在这样一个往复轮回的动静中展开,肢体的语言极简,仿佛打开的是一个人的自我封闭空间,曝光的是当下人的社交距离、个中状态、集体意识,或许它要带我们进入的是蕴含着某种哲学意味的人生思考,是具有象征寓意的;它与或悠缓,或急行的“无用”的人是一样的,装置与行为的本身即是一种艺术的存在,是对作品的扩圈,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世界现代舞潮流的启发,观看的过程我们能感受到舞蹈《摔倒的人》《失重诗两首》的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极简中的大反差满满地书写着当下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与生存状态,在满布迷茫的背后,不是空洞的飞扬,不是盲目的骄傲,是他们不懈寻找出路,不畏艰险,不服输,迎难而上的奋斗的劲头,是理想,是信念。在演出的过程中总有一个小男孩踩着平衡板不时出现,我们是否可以理解:这个写满着青春誓言的“新杂技剧场”,它关乎的是一个男孩的成长视角,是杂技的肢体表达与对社会变迁,对人生风雨的理解,就像那个让我们全场观众惊呼、揪心的时刻,技巧中失败直摔在舞台的孩子竟毫不在意地翻身爬起,继续!他,他们不正牵引着我们一同冲破迷雾,去寻找标题的答案?青春的另外一个名字不就叫——勇敢?!
对!“青春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勇敢!”这句话来自在全球舞蹈界占有重要席位的台湾现代舞蹈表演团“云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尤见编导与全体创作者对现代舞艺术的崇敬,对传统杂技艺术的高超技艺的顶礼膜拜。
最后的字幕出现一行字——“让我们永远青春!永远热泪盈眶!”
是致敬青春,是礼赞杂技。
这,应该就是从传统中来,走出了现代感,还将走向未来的新杂技——剧场。
文/谢雨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