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联系艺术研究院 0731-89826678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创作 > 剧目研讨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2024年决算公开 日期:2025-09-22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2024年决算公开说明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2… [查看详情]
第四届城市美术馆——迎新春书画惠民活动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9-15 第四届城市美术馆——迎新春书画惠民活动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 [查看详情]
第四届城市美术馆——迎新春书画惠民活动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9-03 华夏城投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受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的委托,对第四届… [查看详情]
“书道湖湘”——湖南省书法院第五届学术交流活动论文征稿启事 日期:2025-07-25 “书道湖湘”——湖南省书法院第五届学术交流活动论文征稿启事… [查看详情]
关于申报参与“三湘四水间·艺术绘新篇”文旅艺术采风活动的通知 日期:2025-07-23 关于申报参与“三湘四水间·艺术绘新篇” 文旅艺术采风活动的… [查看详情]
基于戏剧视角的“湖湘文化”基因解码数字化创新表达示范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日期:2025-07-01 基于戏剧视角的“湖湘文化”基因解码数字化创新表达示范项目成… [查看详情]
基于戏剧视角的“湖湘文化”基因解码数字化创新表达示范项目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5-06-19 基于戏剧视角的“湖湘文化”基因解码数字化创新表达示范项目磋… [查看详情]
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日期:2025-06-03 2025年度书法高级研修班 项目中标结果公告 2025… [查看详情]
英雄气概 乐音致远 ——观原创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
时间:2022/5/26 10:13:15 来源:本站原创 1986

《毛诗序》有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歌剧一直被誉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各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形式。2022年1元4日晚,由长沙歌舞剧院、长沙交响乐团联合创作演出的六幕大型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隆重上演,作为参演第七届湖南艺术节新创大型舞台展演剧目之一。该剧以发生在湖南郴州汝城县沙洲村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为原型进行艺术创作,从红色故事的角度叙述三名女红军战士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将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背上另外半条奔赴长征的故事。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情讲述了“半条被子”的故事。2020年9月16日,正在湖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文明瑶族乡沙洲村,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并深情指出,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歌剧《半条红军被》揭示了“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和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的深刻道理。

该剧由原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团长、著名导演黄定山担任总导演,著名编剧任卫新,原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团长、著名作曲家杜鸣分别担任编剧和作曲,一级指挥王燕担任指挥。同时,特邀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王宏伟、著名湘籍女高音歌唱家刘一祯、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著名湘籍女中音歌唱家张卓等倾力加盟担任主演。去年7月笔者曾观摩过该剧首演,时隔半年再重温,明显感觉舞台整体呈现的效果有了相当大的提升,节奏更流畅,画面更干净,人物更立体,演员更成熟,故事更感人。一部好剧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千锤百炼的打磨以及精益求精的态度方得以深入人心,成精品之作。 

          

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贯穿始终

打开精致的节目单,赫然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两句话:“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一个家喻户晓、简单且充满温情的小故事要将其打造成为一部两个多小时的舞台剧,不得不说背后有一定的创作难度和挑战。该剧围绕“红军被”这一主题线索,通过不同人物的命运与选择铺设开来,“有思念,红花就会开满山,只要红花开满山,人就没有走远。有牵挂,红花就会开满山,只要红花开满山,人就在心里边。就算红花谢了,那片红还在霞光里染。就算红花谢了,那腔血还在丹心里含。”直白朴素的语言,意味深远,诗意盎然。第三幕中有这样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三位女红军战士来到秀嫂的门前避雨,听到屋内“快救救孩子吧!”的呼喊,她们义无反顾地冲入屋中。孩子得救后,她们不约而同地走出秀嫂家,关上门,盘坐门前。那一刻,她们的举动理所应当,真实而自然,仿佛就是生活中的一件乐于助人的平常小事,不值一提。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一份革命的自觉和崇高。黄定山导演曾说:“虽然我们大多数人都过着平凡的生活,但是我一直认为对崇高的向往是人性中天然存在的。我总认为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英雄,所以我希望观众看我的戏,能够在里面看到英雄的气概,其实这也是一种对观众内心的唤起。”当看到秀嫂家家徒四壁,只有一件蓑衣用来御寒,同盖一床薄薄的棉被将三位红军女战士与秀嫂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一条棉被剪两半,消除了天剩大叔心中的重重疑虑——军民团结一家亲,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一条棉被情谊深,暖呀暖在心,一条棉被暖在心,就像一家人。”这样一份英雄主义情怀或许不需要多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不需要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但在危难关头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剧中塑造的郑秋收是一位英雄人物的象征,在第二幕湘江战役中他对细伢子说:“有营长在,你小子死不了……给我好好活着!”当战火硝烟暂歇,祝霞与秋收、细伢子与湘妹子的“隔空对话”,诉说着彼此的夫妻情、兄妹情,与激烈战场的场景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与对比,唯美画面,即便在战场上是铁骨铮铮的英雄亦有柔情似水的一面。第六幕中为了保护乡亲们的安全,郑秋收与祝霞毅然决然点燃红军被引来敌人,暴露自己,最后惨烈牺牲。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英雄气概是永存于世、永不过时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正如习总书记所强调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乐音至真、至善、至美 

《乐记》有言:“唯乐不可以为伪”。一部歌剧的完美呈现,最主要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音乐设计来把握每一个人物角色的真实呈现,用鲜明且个性的音乐风格将每一个人物的角色形象塑造好。一开场由嘹亮高亢的小号引入,极具辉煌感,定音鼓的铺垫给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随后弦乐将主题音乐慢慢展开:

“一杆梭镖两面光,又当扁担又当枪”,一股浓烈的带有湖南韵味的音乐扑面而来,朗朗上口的旋律加上欢快律动的节奏,一唱众和的表现方式,随后女中音、女高音、男高音相继重复该段,场面化的氛围极其浓烈,将积极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信念充分展现。作曲家是地道的长沙人,在创作时运用了具有湖南特色的花鼓戏和湖南地方民歌元素,在歌剧结构上采用了咏叹调、宣叙调、二重唱、三重唱、合唱等多种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既彼此独立又浑然一体。具体到某一人物会做细致分类的处理,以便从音乐形式和语汇上对不同人物身份做比较明显的区分,更具个性化和辨识度。比如“二贵”的两次出现在音乐上会使用大量的打击乐和铜管乐的下行音阶来烘托反面人物的邪恶与阴暗,“秀嫂”则是在“过山谣”瑶族民歌的基调上完成她所有的唱段,其他人物的音乐色彩更丰富、多样性一些。担任该剧指挥的是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副教授王燕,近年来湖南的几部歌剧均为她执棒,如郴州市歌舞剧团歌剧《陈家大屋》及株洲市戏剧传承中心歌剧《英·雄》等,被誉为“最懂戏剧的歌剧指挥”。她激情澎湃又不失女性细腻表达,能积极带动演员们的情绪与状态,共情于每一位演员的心路历程,注重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细节及每一个情感的变化,有好几次笔者都被乐池中合唱团演唱的激情与良好的声音状态所吸引。如第二幕中“火光、火光、血光,激战、激战、较量”以及三幕中“快跑快跑快跑快跑,吃人的妖怪来了;快跑快跑快跑快跑,杀人的魔鬼来了”合唱队在节奏型唱段声音的状态、字头的“喷口”以及情绪的渲染都十分出色,但抒情性唱段“云蔽天,雾弥漫,风餐露宿星斗寒。一山更比一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险……”稍显逊色,在把握好声音连贯和谐的基础上,咬字归韵的速度需要更加趋于一致。该剧音乐与合唱之间,既有交响性的宽度与深度,又有戏剧性的张力与动力,很美,很耐听!

众所周知,歌剧比话剧更难演。笔者曾有幸主演过两部原创民族歌剧,深知一个歌剧演员从前期研读剧本、做人物小传、唱段坐排到落地排练直至最后的舞台呈现等一系列艰辛的创作过程,做好了自己还不够,更需要与指挥、搭档等进行磨合、配合,最终达到自然流畅的表现状态,尤其是当一个歌剧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首先要考虑的永远是人物角色,而不是发声技术。黄定山导演也说过:“歌剧演员要做到‘一心多用’,不光要体验人物,还要永远‘留一只耳朵’给音乐——这是极难的本事!”剧中的主人公、红军女队长祝霞由中央民族歌舞团女高音歌唱家刘一祯饰演,她是有花鼓戏表演功底的,这无疑使她的表演得体到位,台词表现较为突出。和首演时相比,一张口便立马感觉到了新意,她的几段咏叹调表现得更加成熟稳健,声音更显清亮干净,时而像大姐姐一般给人关怀劝慰,时而又展现出红军战士坚贞不屈的一面,暗暗为之叫好!如果在咬字吐字时更强调字头以及语言的逻辑重音、语气感,人物的性格及塑造的形象会更为突出。王宏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男高音歌唱家,近年来在十多部歌剧中担任主演,笑称自己是“演歌剧最多的军旅歌唱家”。他饰演的郑秋收是长征时期一个普通的指挥官,有对战友的无私关爱,有对妻子的一片痴情,他的高音张力十足又能收放自如,在第二幕中搂着细伢子:“孩子啊,莫害怕,打仗流血牺牲不算啥,我们是为穷人打天下,总要付出代价!”最终,印证了这句话,为了更多人的幸福生活,纵身跳入悬崖,令人为之动容。

中国歌剧舞剧院青年女中音歌剧艺术家张卓饰演的秀嫂给人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她的声音温润柔和,高中低音区过渡自然,亦有强大的爆发力与激情,不响不炸,恰如一杯冒着氤氲之气的香茗,久品不腻。她的表演自然朴实,沉稳大气,尾声部分,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秀嫂坐在小板凳上,痴痴地望着远方,期盼三个红军妹子的到来,一等就是五十年,一句“等啊等,我要等,哪怕白发如霜、海枯石烂,痴心不变,越等越思念……”听得人泪盈于睫,肃然起敬。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曾在四十余部中外歌剧和音乐剧中担任主要角色,艺术积淀相当丰厚,他低音稳健扎实,中音浑厚有力,饰演的天剩是一位怕老婆且做事胆小懦弱的大叔,与其在歌剧《沂蒙山》中饰演血气方刚的硬汉子孙九龙的形象有很大的反差,但他身上真有一股神奇的魔力:演什么像什么!有观点曾提出,声音技术上存在的很多问题在于语言,笔者注意到杨小勇的中文咬字吐字非常清晰、规范且统一,尤其是字的“弯儿”拐得特别好,带有他自身的风格与独特韵味。第四幕中面对马大壮的死,他大呼一声“大壮!”“你用你的死,换来我的生……大山你不公!大雪你不公!你不该把这样一个好姑娘留在冰雪中!”真情流露撼动人心,语言功底可见一斑。

王晨饰演的马大壮憨憨的,耿直且朴实,身形的庞大让这个角色形象十分突出,一出口就是“我家是杀猪的,生来命贱……操起杀猪刀,我投奔红军队伍”的一副女汉子样,第四幕中“风雪越来越猛,我怎么越来越冷……”娓娓述说,细细道来,日渐微弱的声音表现了一位红军战士的无私与无畏,让人敬佩。湘妹子赵燃是一位来自四川省歌舞剧院的青年女高音,她的表演松弛自然,声音很有标识感,“我们不知道,家在哪里;我们不知道,爹妈是谁?”一出声就与其娇小、活泼、热情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让人怜爱,是一个十分讨人喜欢的角色。当然,细伢子、首长及二贵的表现也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好剧不厌百回看”——传递真善美是艺术作品永恒不变的信仰与主题。

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20——2021年度“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扶持剧目,已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该剧已成功在湖南、广州、山东等地演出,并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中国歌剧节中获“优秀剧目”奖。正如宣传片中说的那样:半条红军被,温暖全中国!借用宋朝诗人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的一句“九万里风鹏正举”来形容,该剧正如同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鹏鸟迎着一股强劲之风扶摇直上,必将越飞越高,愈飞愈远!

 

文/徐欣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