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2013年11月22日,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在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省文化厅副厅长孟庆善、我省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非遗单位代表和专家顾问共计30余人出席了授牌仪式。
鉴于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形式、新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特别是加强以舞台艺术为核心及与舞台艺术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广泛深入开展调查,探索建立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规律,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序传承和科学保护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和专业指导,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以魏俭院长为首的领导班子根据自身优势,向省文化厅申请成立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旨在建立良好的保护研究工作机制和相应的理论研究工作机构,带动并推进全省各地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系统、有序的保护研究工作。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是湖南省艺术类的专门研究机构,是湖南省唯一保留完整的表演艺术类文史资料、音像的单位,具有整合全省艺术类研究资源的优势。该院艺术研究成果斐然,1980年至2000年相继编纂出版了《中国戏曲志?湖南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湖南卷》(这两项国家级科研课题成为全国志书、集成“先行卷”中的先行卷,获得文化部的推介和奖励)、《湖南地方剧种志丛书》、《目连戏、南戏源流与声腔形态研究》、《中西宗教与文学》、《目连戏研究论文集》、《湖南傩戏研究论文集》、《沅湘傩文化之旅》、《祁剧研究文集》等一百多项研究成果。近10年来共完成十余项国家级艺术科研课题。
孟庆善副厅长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省艺术研究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勉励省艺术研究院以及各市州非遗保护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文化强省战略为目标,以各位领导、同仁的殷切期望为动力,积极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瑰宝,努力为我省的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省艺术研究院组建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基地”,将履行如下的工作职责:承担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民间美术、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民俗)保护研究的有关具体工作,履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政策咨询、宣传;组织全省范围“非遗”普查调研工作的开展;指导“非遗”保护研究计划的实施;进行“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举办学术、展演及公益活动,交流、推介、宣传保护研究工作的成果和经验;组织实施研究成果的发表和人才培训等工作。
目前,“基地”已启动开展《湘剧志》续修、《湘剧高腔音乐分类研究》(三册)、《祁剧传统音乐保护与研究》等项目,并将陆续申报立项湖南地方戏各剧种项目传承人口述史等系列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