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艺术研究院官方网站

联系艺术研究院 0731-89826678

“湖南花鼓戏在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创新性发展研究”宣传及口述史拍摄制作服务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4-04-12 “湖南花鼓戏在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创新性发展研究”宣传及口述史… [查看详情]
推动非遗戏剧当代化 新梅山傩戏《六娘过渡》亮相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 日期:2024-03-29 近日,作为首届中国-东盟(南宁)文化… [查看详情]
2024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日期:2024-03-18 2024 年《湖南书法》出版项目竞争性磋商邀请公告 湖南… [查看详情]
2024年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预算公开 日期:2024-03-13 2024年湖南省艺术研究院预算公开说明 2024年湖… [查看详情]
深切怀念郑怀兴先生 日期:2024-03-01 12月13日,我国杰出的剧作家郑怀兴先… [查看详情]
我院孙文辉、陈嘉琪、徐欣的评论文章入选文旅部艺术司主编的《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评论集》 日期:2024-03-01 近日,我院退休专家、一级编剧孙文辉的《筚… [查看详情]
湖南省艺术研究院赴怀化会同、溆浦开展文化人才服务支持基层工作 日期:2024-03-01 (文化人才服务支持会同座谈会) (文化人才服务支持溆浦… [查看详情]
绿水青山同感受,凝心聚力共前行——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组织开展职工秋游暨“职工运动会”活动 日期:2024-03-01 最美金秋季,秋游正当时。为进一步丰富我院… [查看详情]
深切怀念郑怀兴先生
时间:2024/3/1 14:07:16 来源:本站原创 507


        12月13日,我国杰出的剧作家郑怀兴先生逝世,这是中国戏剧事业的巨大损失。郑怀兴先生1948年出生于福建莆田,20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戏剧创作,与魏明伦、郭启宏被并称为“中国戏曲界三驾马车”。

        50年来,他先后创作了近50部剧本,涉及莆仙戏、京剧、越剧、评剧、汉剧、琼剧、晋剧、高甲戏、歌仔戏、豫剧、苏剧、锡剧、昆曲等多个剧种。其中,莆仙戏《新亭泪》《鸭子丑小传》分获第一、三届全国优秀剧本奖,开新时期戏曲历史剧创作之先河;汉剧《王昭君》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莆仙戏小戏《搭渡》入选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晋剧《傅山进京》获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第十三届中国文华剧本创作奖、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一;评剧《寄印传奇》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2008—2009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之一;汉剧《宇宙锋》荣获中宣部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2020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张庚戏曲学术提名”(2019年度)。

        先生在剧本创作、戏剧理论研究、戏剧教育各个领域都获得重大成就,出版了《郑怀兴戏剧全集》(五卷本)、《戏曲编剧理论与实践》等著作。

        先生一生为中国戏曲事业鞠躬尽瘁,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经典流传,服务人民,无愧时代,必将载入史册。同时,先生还为各省戏剧事业发展提供帮助,培养后学,传经送宝,无私奉献,深受后学敬重爱戴。


        20146月,湖南省艺术研究院举办湖南省编剧高级研修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郑怀兴先生来我院讲学。当时,他以《于写戏中履行自己的使命》为题,分享了他对戏剧创作的理解和体验。他的话语充满了智慧和热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他还对学员剧本《天地真卿》《桃花河》《青天碑》等进行了评析,深入解读和独到见解使我们对剧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戏剧创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研修班期间,我院安排专人陪同先生夫妇前往湘西、张家界、湘阴左宗棠故居等地参观。虽已过去近十年,但先生的音容相貌仍然历历在目,他的言辞和教诲依然深深地烙印在我们心中。至今,我们还能回想起先生在课堂上激情四溢的讲解。他的话语如同一把火炬,照亮了我们戏剧创作的道路。他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戏剧人要有信仰和使命感,要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类的责任感。他还以自己的作品为例,详细讲述了如何塑造人物、如何构建情节、如何通过戏剧来传达思想。他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

        高研班结业后,我们与先生保持了联系,并时刻关注他的戏剧创作和个人健康状况。我院《艺海》杂志社曾多次向他约稿,他欣然应允并强调不要给他寄稿费,将稿费捐给编校人员作餐补。

        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戏剧家,他的作品丰富而深刻,深受观众和评论家的喜爱。我们怀念先生,不仅是因为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和享受,更因为他的为人处世态度让我们深受感动。他一生致力于戏剧事业,无私奉献,精益求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当铭记先生之教诲与精神,以彼为楷模,继续为戏剧事业贡献己力。当以更加饱满之热情、更加扎实之工作作风,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为中国戏剧事业发展做出更大之贡献。同时,我们亦当通过各种形式缅怀先生,传承其精神,使更多人了解、认识、记住先生。虽先生已逝,然其精神永存,其教诲长留。愿后人效法先生之德行,传承先生之学问,使先生之精神得以永续!


分享到: